方存辉放暑假,也把他带过来凑热闹。

一大桌子人围在一起,聊天说笑,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叶淳光满脸是笑,给阮樱夹菜。

兰雅突然眼角一酸,装作低头吃菜,其实是擦掉眼角的泪花。自己这个儿子,性子清冷,加上少年时期自己和叶进离婚,几乎没有朋友。有什么事情也是闷在心里。

娘俩虽然在一起生活,可是一天也说不了几乎话。也就是:“吃饭”、“睡觉”这样简单的交流。

后来上大学离开家,他也很少写信。

遇到阮樱后,他的话才多起来。也知道嘘寒问暖了,也知道逗自己开心了。

渐渐地从一座冰山变成了个暖男。

这些都是阮樱的功劳。

阮樱给叶淳光使了个眼色,叶淳光给兰雅夹菜:“妈,吃。这个高蛋白,补一补身子。”

桂旭东也很有眼力:“婶子,您可得养好身子。你看,他俩这么忙,将来婶子还得帮着他们拉扯孩子。”

张淼也跟着说:“婶子,阮樱毕业了,她马上就要开厂子,要忙起来了。她这个人您是了解的,忙起来饭都吃不上。您啊,就得好好盯着她,不许她不吃饭。身体养好了,才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

兰雅知道这几个年轻人是在开导自己:“那是。我可得好好盯着她。一顿不吃,立刻上家法。”

几个人都跟着笑起来。

叶淳光和阮樱搬回了基地大院的家,小院子加建了一间卧室,给兰雅住。

等小两口单独相处的时候,叶淳光递给阮樱一个信封:“给,看看吧。”

阮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干嘛?神神秘秘的。”

里面是一张纸。

阮樱瞪大了眼睛:“哇,好东西,正是我需要的材料。”

纸上详细列出了基地周围的十来个村庄的人口数目、村庄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少,村子里海边有多少,这些村民以何为生,富裕状况等等。

就连村子里有几个二流子都罗列了出来。

要在基地周围建个食品加工厂,这信息至关重要。

阮樱大喜,搂着叶淳光就亲了一口:“谢谢老公。”

叶淳光眼神柔和:“你喜欢就好。”

“你平时不是挺忙的嘛?怎么有时间调查这些东西?”

叶淳光微微一笑:“老婆大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平时有点儿时间,我就骑车出去看看,也算是给老婆的大业添砖加瓦吧。”

这人,可真会说话。

第117章 不是开玩笑

因为这个年代的科技离发达还有很远的距离,阮樱并不准备做精细海产品加工。她重点放在简单加工上面,比如晾晒海带、紫菜,等有了渔船,可以打捞上来小虾晾晒虾皮。这些海产品加工起来非常简单,对于人工的技术要求不高,这种事,三岁的渔民闭着眼睛都能做。

所以,她的厂房,只要有个很大的院子供他们晾晒,有大房子存放这些产品就可以了。

阮樱找了几天,几乎把基地周围都给转遍了,也没发现有合乎要求的厂房。

她也考虑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交通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得要多少钱?

她,至少目前还没有资本提这个事儿。

所以,她得依靠海运,把海产品从水上运到沪市,然后在沪市建立一个批发店,发往全国。

所以,她就把厂子址定在离还最近的石塘村村口。

石塘村村口不是农田,是砂砾地。这砂砾地不能种农作物,一棵树都没有,就这么着光秃秃地浪费在这儿。

不过,这块地离大海有一段距离,要绕过一个小山头才能到大海。

这个小山头会拦住台风巨浪,同时,去海边送货也很方便。

经过深思熟虑,阮樱带着好烟好酒去找石塘村的村长。都是熟人,说起话来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