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自然不会勉强所有人出钱,但是也明明白白的说清楚了。捐了修路钱的未来才能免费上路,而那些个不愿意出的以后要上去,那都得跟外村人一样交过路费。

除此之外,村里木工厂也不能再勉强用这个棚子了,必须得造一个工厂起来。现在的营收完全可以支撑得起再建几间大屋子。还有沈氏宗祠也需要修葺,要花银钱的地方多了去。

但是这大单子的定金一交,木工厂积攒下来的营收完全都负担这些了。沈村长大手一挥,决定将村里所有的路面也都整一整,谁家屋子破了也都修一修,请工人来修葺跟修路比起来那都是小钱了。

沈家村人瞧着晒谷场上热热闹闹的景象,是越发觉得日子过得好了。这不,村里要四处动工,还有些攒了不少工钱的人家,都已经开始盘算着建新屋子,短短几月还成就了好几桩喜事。

村民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对开始开始动工的各处都十分感兴趣,做活儿闲暇之时还要过去瞧一瞧,要是出的钱不多,那力气不要钱总是能卖一卖的,还有不少人自发前往帮忙。

造泥瓦房的速度是很快的,木工厂终于抛弃了棚子,等泥瓦房晾干直接搬了进去。木工厂乔迁当日,沈若还送了好几挂鞭炮过去,顾允给提了牌匾挂上。

乔迁当日自然要摆酒,请了许多木工厂的老顾客过来,还有其他村的村长都来,村长乐呵呵地站在门前,叫大家吃好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