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他亦是有一腔报国之心,如今陛下破除科举旧例,也算是成全了柳先生的一番报国之心。”
李陵听了蔡伦的话,他面色愈加冷肃,冷声回道:“朕记得他从前在京中的时候还说过一句狂言,说什么‘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李陵冷笑:“这等肤浅之辈,能有报国之心?”
蔡伦哪里知晓李陵和柳蕴之之间的过结,他与李陵李陵是同窗好友,所以现下李陵虽成了帝王,二人成了君臣,但李陵待蔡伦自然还是与一般的臣子不同的。
蔡伦听闻李陵说起这个,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回道:“这话确实是柳先生在官学任教的时候说的,他那时候不过二十刚出头,他满心抱负却无从施展,所以一次醉酒后才与几个文人朋友说了这样的狂言。”
说着,蔡伦疑惑的看向李陵:“这样的枝末小事,又过去了这么些年,连微臣都记不得了,陛下怎会记得如此清楚。”
柳蕴之肖想过静姝,又有几次不知轻重来公然示好,对于此人,李陵自然是记忆犹新的。
只是当着蔡伦,李陵自然不会透露出这些,他清了清嗓子,敷衍着回道:“此人太过狂傲,在京中那些年做过不少出格的事情,所以让朕印象颇深。”
说着,他干脆的提笔就要从名录上划去柳蕴之的名字,嘴上道:“这样的人,还是去‘浅斟低唱’的好。”
“陛下且慢。”蔡伦见状,忙阻止李陵道:“此次陛下破除旧例允商贾参加科举,正是收复那些原来报国无门的士子之心的大好时机,柳先生名满天下,可为这些士人典范,陛下为何要因他年少时不经意的一句话而绝了他入仕之路呢,恕臣直言,陛下若是如此,定会寒了那些商贾士子之心。”
李陵虽执政手腕强硬,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明君,并不是那等听不进臣子谏言的君王。
蔡伦本以为自己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定然会让李陵改变心意,可李陵却还是决然的将柳蕴之的名字从名录上划了下去,只淡淡的回了蔡伦一句:“朕就是看他不顺眼。”
第638章 正文剧终
直到出了勤政殿,蔡伦还是一头雾水中,跟在他身边的几个臣子更是摸不清头脑,有人道:“方才见陛下提及那柳先生便不大高兴了,陛下并非喜形于色之人,莫非柳先生开罪过陛下?”
蔡伦心里也画着魂儿:“陛下便是未登大宝之前亦是官居显赫的将军,柳先生不过一介文人,这二人完全没有任何交集,又能有什么过结呢。”
又有人叹道:“柳先生如此人才,想不到因为陛下的一念便断了前途,真是可惜了。”
“确实可惜。”
蔡伦嘴上与众人一样为柳蕴之叹息,可他心里却是没有放弃,一直琢磨着能为好友扭转命运的法子。
这日傍晚,静姝来到勤政殿,李陵见妻子进来,他连忙合上案上的奏牍,笑着道:“你怎的来了?”
静姝缓缓走到李陵跟前,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听闻柳先生已经过了会试,你却将人家拒之殿选门外?”
李陵一听这话,立马沉下了脸,回道:“这个蔡伦,还真是为那姓柳的两肋插刀啊,居然求到你那里去了。”
“不是蔡大人。”静姝道:“是兴儿晌午入宫的时候说给我的。”
她看向李陵,问道:“那柳蕴之乃名满天下的才子,你为何要无故毁人前程?”
李陵蹙了蹙眉,冷哼道;“什么才子,不过是个肤浅之辈,这样的人,我最瞧不上。”
静姝绕到他跟前,李陵却将头扭到一旁,静姝被他气笑,她抬手扳过他的脸,问道:“你该不会还因着从前那些事,而对人家有成见吧?若是这样,那你可是有失风度了。”
李陵没有承认,但亦是没有否认,而是赌气道:“总之,我就是看这人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