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6 / 9)

“不成功便成仁”,而那个总是嘻嘻哈哈的老爸则是宽慰我,要是考不上就去巴黎做个街头艺人算了,我冲着话筒哀怨道:“老爹,你不知道法国人说的是法语么?要是我二外不过估计去巴黎也是白搭!”两千多公里的航程用了三个小时不到,却是跨越了南北,穿过了珠江,长江和淮河。一下飞机,迥异的北方气候让我忽然不知所措起来,南方的四月已经是缠绵的春色盎然,而北方仍然是料峭的寒冷,对于我这个极度怕冷的人来说,无疑就是一场酷刑。北京是一座人文的城市,如同家乡南京一样,但是南京是内敛安宁的,六朝古都的荣耀已经让她看破红尘,只身在权力和欲望之外;而北京还是千年不变,宫墙包围着她暗红的心脏,权力是她的灵魂,赤裸裸的生死予夺的权力。亿万人的命运只是她的表情,小小的无心的一颦一笑底下人就要乱半天。但是北京又是这样的一个城市:你来到这里然后恨她喜欢她诽谤她粉饰她打击她祝福她,不知不觉你已经成为她的一部分,她不够疯狂也不够宽容,但是她足够大,越大的系统就代表越多的空隙,她冠冕堂皇的高楼背后是人性发芽和进化的小胡同。我们带着不同的口音和文化背景在夜晚穿行于北京的漏洞之中。”这就是北京,这个城市仿佛没有边缘,你随时都能感受到自己属于其中,或者置身其外。这种“大”和“杂”具有无限可能,这种可能性迸发出激动人心的力量,生活在缺少可能性的世界的我,为之深深打动。-----------------------------------------------------------------------------辗转到了酒店,安顿下来,忽然有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虽然知道自己人不生地不熟的,像我这样的非典型性的路痴是很容易迷路的,于是天使和恶魔在拿我的灵魂拔河结果,欲望战胜了理智因为王尔德曾经说过:“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拒绝!”早就听说观音堂文化大道的画廊,今天终于可以慕名而去了,颠簸了半个多小时,画廊一条街展现在我的眼前,不少人进进出出,显得生机勃勃,虽然不知道究竟这里有多少卧虎藏龙的高手,但是从整体的画的质量看都是上乘之作,但是仍有些手法稍显幼稚的画掺杂其中,倒也生动可爱。

忽然被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的画廊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严格的说它并不在这条整齐的大街上,而是在突兀的一角的临街,虽然门是大开着的,但是里面却是漆黑一片,却有东欧的白人刚从里面出来,搬着一个用油纸包好的画框,我仔细留意了他们的对话,说的居然是法语,内容大概是“很满意”“这个画家水平很高”之类的。当下很有兴趣,也更加好奇,究竟这个画廊里藏着怎样的高手?这个写着“GIFT”的名字的画廊,主人究竟是在告诉你进去会买到一件“礼物”,还是一瓶毒药?(注:英语中GIFT是礼物的意思,而在德语中GIFT是毒药的意思)我的眼睛一下子从白昼的灿烂到了夜晚的黯淡,画廊有着微微的光,散在每个角落中,却不足以看清楚前路,好容易等眼睛适应了黑暗,却惊喜的发现这家画廊的布置和巴黎小咖啡艺术馆出奇的相似,有画挂在走廊,也有零散的堆在道上,零乱却很自然,不是刻意所为却是留心制造。周围不仅有画,还有各样的雕塑,精致的咖啡用具,流光异彩的酒具。这里的一切发散着魅惑致命的诱惑力,单纯的美感,全然没有功利的艺术气息。观音堂的流浪吉普赛人这是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忽然,我看见这样的一幅画蒙克的《呐喊》!顿时呆住,一股寒意由脚底升起,窜到我的脊背这幅画是我的最爱,却也是最恨,最让我震动,也是最让我恐惧而这种恐惧是莫名的,没有来由的,从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有,每次更加强烈。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亲人一连串的去世使他的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