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始往外逃,他们以为自己的家乡蓟州就是疫病源头,想要跑去没有疫病的城市。

慕霆渊当机立断,命令蓟州太守关闭内外城门。

勒令所有蓟州百姓,老实待在家里,无要事,不得外出。

又在外城划分出两块区域,跟在军营里一样,一块区域安置疫病较为严重的病人,另一块安置症状较轻的人。

另外还让太守召集蓟州内所有医者,哪怕稍微懂点医术的都行,许以重金,将他们妥善安排,去医治生病的人。

以此,算是减少传播的风险。

可短时间这样可以,长时间下去,就会有各种问题,关城门之后,城内的食品资源要如何解决?

外城的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农田,好歹不愁吃,那内城的人怎么办?

于是,开始有人哄抬物价,一斗米从十五文钱涨到五钱,也就是五百文钱。

即便是乡绅富豪,也架不住这样长年累月下去,更何况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一时激起民怨沸腾,百姓要的是安居乐业,本就因为疫病日日夜夜提心吊胆,现在就连饭都吃不上。

有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不满商家这样不给人活路,带头哄闹抢劫粮食。

有一个人如此,其他人见状跟着效仿。

带头抢劫的人像是尝到了甜头,米未吃完,第二天便故技重施想再抢点,却被商家带着一帮武夫当街打死。

第137章 等我给你出气

事情闹到官衙,知县判米店老板无罪。

因为根据南夏国的律法,凡抢劫者犯伤、死、逃三项,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判斩手、绞刑、流放。

抢劫米店的男子在第一次得手之后逃跑,第二次不知悔改,还想再抢,但被老板打死。

所以郑知县认定米店老板的做法情有可原,便将人当庭释放。

男子的家属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妇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听到这个结果,崩溃大哭。

纵然抢劫有罪,却也是商家先将人逼到绝境,这么判太不公平。

其他围观的百姓也心有戚戚,有人忍不住站出来为妇人说话:“还请大老爷开开恩,米商老板打死了这家里的顶梁柱,好歹让他赔点米粮给这孤儿寡母,不然让他们怎么活?”

端坐高堂,头顶上悬着明镜高悬的知县大人一脸公正严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她男人抢劫米商是事实,没有哪条律法规定被抢劫的人,还要倒赔钱给抢劫者的家属。”

米店老板跪在堂下,得意的神色掩都掩不住,大呼青天大老爷英明。

捧得郑知县飘飘然。

妇人抱着孩子跪在另一边,只能无助哭泣。

又有一名围观的百姓站了出来:“若不是这奸商将原本五文钱的米卖到五百文,他也不至于抢,不抢难道要让人饿死吗?”

“是啊,这奸商发国难财,简直丧良心,没天理!”

“没天理!”

眼见群情激奋,郑知县又惊又怒,重重的拍了一下惊堂木。

“大胆,你们是想造反吗?!”

接着,从案上的签筒里抽出一根红头签:“胆敢寻衅闹事,一人三大板!”

红头签一落地,便有衙役上前按住那两个喊的最凶的人。

突然一道声音从围观群众里传出:“等一等!”

人群慢慢往左右分开,一道身影自后方一路往前。

云窈原本是和慕霆渊出来巡视外城的防治工作,路过这处官衙,却见人群围了里外三层。

两人便停下马,在外面听了一会。

准确来说,是云窈好奇非要看,慕霆渊只能陪她。

不想,越听越来气。

“青天大老爷公正贤名,但小民有个疑问,想请老爷赐教。”

她走到围观百姓的最前方,扬声道。

郑知县眼一竖,刚想斥责,却见说话的那人通身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