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灯笼红彤彤的,颜色与晚霞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等了约有半刻钟,一匹青骢马先驶进巷口,马拉着一辆青色盖顶的车,然后,便是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慢悠悠驶进来。
马车行的并不快,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永宁侯府门口。
驾车的车夫正是韩氏派去的那个,下了车之后先冲郑氏行礼,“小的把老爷子和老夫人接来了。”
车夫搬下矮凳,先下来的是个嬷嬷,也是韩氏派去的。然后下来几个年轻丫鬟,先是扶着顾老爷子下车,又把顾家老夫人扶了下来。
天色已暗,盖因门口灯笼亮才能把人看的一清二楚。
顾老夫人一头银发,头上戴着墨绿色的抹额,人看着极其有福气,面目祥和,慈眉善目。
后头马车上下来的是郑氏的大嫂宁氏,还有侄子侄女。
等郑氏带着小辈们跟顾老夫人和宁氏见了礼,宁氏招呼顾见轩和顾湘?B过来,“快来见过你二叔母和兄长嫂子们。”
顾见轩才十六岁,脸上还有稚气。顾湘?B就更小了,过了年才十四,见生人不好意思,红着脸挨个把人叫了一遍。
宁氏感叹,“上回见还是老四成亲,这都两年了,老五都这般玉树临风,怎么没见老四……这是阿瑶吧,是有身孕了吧,那可是大喜事。”
陆锦瑶已经显怀了,尽管穿着宽松的衣服,但是仔细看看就能看出来。
她点了点头,柔声道:“已经四个多月了,夫君去了滇南赴任,最早也要九月份才回来。孙媳替夫君给祖父祖母请安。”
顾老夫人闻言大喜,“有了身孕好,不必多礼,快进去,进去再说话。”
后头还跟着一群丫鬟小厮,还有宁氏给小辈们带的礼物,给永宁侯夫妇带的东西,足足装了一马车。
侯府的小厮牵着马车从侧门进去,在那边卸货更方便些。
郑氏等人拥着顾老爷子和顾老夫人进府,比起汝林老家,永宁侯府要更恢宏大气。
便是夜里,从正门到前厅这条路上也是灯火通明。
顾湘?B还是两年前来的呢,那时她才十一岁,那会儿的事儿都差不多忘光了。再有这两年侯府变了许多,跟那会儿也有不同之处,她觉得自己不记得很正常。
母亲临行前叮嘱过,去别人家要懂得分寸,识大体。不能耍脾气,更不能乱动乱看。
所以顾湘?B只用眼角余光瞅瞅四周,可真好看,比家中大上许多。
顾见轩行事更加板正,走路的姿势笔直,只是走着走着就到顾见山身边了,“五哥。”
顾见山点了下头,稍微放慢了脚步,两人慢慢坠在人群后头了。
顾见轩小声道:“五哥好,五哥这阵子总在家中吗,四哥不在,我能去找你说话吗。”
堂兄弟离得又远,跟顾见山相交更少,但顾见轩对他有种天然的亲近之情。知道顾见山保家卫国驻守西北之后这种感情更甚。
顾见山道:“可以。”
顾见轩:“那真是太好了,听我母亲说,五哥功课也极好,只是去参军了。”
顾见山垂眸,术业有专攻,他学的东西,早就就着西北的风沙喝了,现在只看兵书。
“都是以前的事。”
两人说话的功夫,前面人已经走远。
老家一行人被安顿在了寿安堂,舟车劳顿,等梳洗过后再去正厅用饭。
一路上,顾老夫人都在和郑氏还有几个孙媳妇说话,老一辈人只希望子孙满堂,团团圆圆,就没别的要求了。
长子为官清正,为人子孝顺。老二有本事,打仗挣下的军功,其他的儿女如今也好,孙子孙女们也都出息,她就光享福好了。
这边慢慢悠悠地说着家常,另一边大厨房有条不紊地传菜备菜。
姜棠在大厨房多了一个灶台,赵大娘给她打下手。孙大娘李大娘两人占一个,其他的厨娘就做些切菜备菜的活计。
算上老家来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