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摊子得交摊位费,还有买推车、炭火、米面肉,这些都算在成本里的。账可以一日一结,但每日的一半利润咱们分成,另一半补成本。等摊子回本了,四成利润做运转资金,六成留着你我两家分成。”
做生意需要成本,不能把全部的利润分了,不然摊子就开不下去了。
一日一分是想让刘大嫂见着钱,有根萝卜在前头吊着,做事才有劲儿。
这些事都得说好。
什么算到成本里,不仅仅是每日用的面和肉,还有推车、铁锅、碗筷这些……
假如一碗馄饨卖八文钱,能有六成的利润,一天卖二百碗的话,是九百六十文钱。
而刘大嫂能分到九十六文。
等姜棠把这个方子教给刘大嫂,那会儿差不多能回本了,那她这一天基本上就不会管这个生意了。
到时候她可以做别的生意,等这些生意慢慢有起色了,在盘铺子开饭馆开酒楼。
也省着刘大嫂她们在外面风餐露宿摆摊做生意。
姜棠是这般打算的,两成利润并不低,毕竟方子是她的,开始做生意的成本也是她的。刘大嫂干的都是体力活,无论在哪个时代,做体力活赚的都是最少的。
而刘家平日里靠着刘捕快的俸禄过日子,姜棠在宴几堂的时候也见过白薇她们绣帕子,一天绣三五条帕子,一条帕子卖一文钱,一天才赚几文,一个月下来还没有做生意一天赚的多。
哪怕累一点,姜棠相信刘大嫂也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