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是卖不出去的, 还会有护城军把你把你赶出去。像锦棠居的大多数点心,只卖给有钱有势的世家贵族, 在她住的街上是卖不出去的,哪怕是最便宜的点心。
像刘大嫂就舍不得花三十文钱买一斤芋头糕吃。
而码头、工地的人, 干的都是力气活,一天十几个大钱,自然不会花十文钱买一碗馄饨。
对他们来说不仅仅因为贵, 还吃不饱。
姜棠卖的馄饨个大,但对于做苦力的成年男子来说仍旧不够吃, 他们会吃更充饥的面饼和馒头。
但吃这些春夏还好,天暖和的时候就着水就吃了,但一场秋雨一场寒, 过了今儿, 恐怕更冷。
吃馒头和烧饼,不光硬嚼不动, 而且顶着冷风吃, 很难下咽。
吃了的确能填饱肚子,但没什么味道,不解馋。
姜棠觉得面条最好,能做的种类多。哪怕最开始只卖一种,后头也能慢慢多起来。
一斤面能做一斤四两的面条, 吃得多的人一顿也就吃二三两面, 那一斤面就能卖六七碗。一斤白面五文钱, 一碗面的成本不到一文钱, 加上芝麻酱酸豆角这些,不到两文。
街上的素面一碗一文钱,但里面绝对没有二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