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伤心是真的,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见儿子为了一个女子做到这个份上,可是他自小就没求过什么,又赶在这个节骨眼,只能演这一场。

若是不演,真等要紧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弃侯府不顾的。

永宁侯此番釜底抽薪,希望能躲避灾祸。

次日一早,永宁侯推开祠堂大门,亲自把顾见山的名字从族谱除去,“你走吧,尽早把你的东西搬走,日后侯府分家,你分不到一丝一毫的东西,你和永宁侯府再无关系。”

顾见山对着永宁侯磕了三个头,“多谢父亲。”

永宁侯心里也不好受,他转身离开,顾见山扶着柱子站起来,又把柱子后面的垫子捡着,揉了揉腿,低头笑了一下,又重新跪下,对祖宗的牌位磕了三个头,这才回到了宴回堂。

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顾见山让春台给姜棠带句话,说今日有事,明早过去见她。

春台点了点头,“公子……”

顾见山道:“以后不必再叫我公子了。”

春台明朝是侯府的小厮,顾见山得给二人赎身,等离开侯府,他就不是什么公子了。

春台点了一下头,一时想不出来要叫什么,伸手挠了挠脑袋,“那小的先去了。”

顾见山私库是皇上赏的东西,还有郑氏给的,府上的东西他一样都不会带走,出去之后先住庄子,再看买什么宅子。

户籍还要去趟官府,今日就弄好,以免节外生枝。

其实比他想象中要顺利,他以为要费好一番功夫。皇上那边好说,他这样的人,皇上更愿意他独来独往。

御赐之物一箱一箱搬上马车,引得侯府下人好奇张望。

但主子的事,下人哪儿好问。

而宴回堂搬空了大半,可屋里的东西像顾见山幼时看过的书,耍的刀剑,全留下了,一样没有带走。

韩氏得到消息之后去正院问婆婆,“五弟那边是怎么了,听下人说再搬东西,这是又要去哪儿吗。”

郑氏道:“我也不知,应是奉旨办事。”

她和永宁侯已不打算问顾见风了,问了,兴许什么都问不出来,还容易打草惊蛇。

仔细想想,是有很多破绽,比如,韩氏这个当嫂子的十分关心小叔子,还有韩氏身上的衣服首饰,都不同以往。

韩氏抿唇笑了一下,“这样呀,母亲,儿媳想着这回五弟回来,一块吃顿饭,他们兄弟几个也好好说说话。一家人,时常不见,关系就不如以往亲密了,大爷还总念叨,说五弟小时候总爱跟在他身后。”

郑氏不置可否,“你管家,你去准备吧。”

韩氏:“那儿媳这就去了。”

等户籍的事办妥,永宁侯才把一大家子叫到一起,“从今儿起,顾见山不再是永宁侯府的人,日后侯府分家,只有长房二房三房四房有份。原本属于他的那份,就给长房吧。”

此话一出,众人皆愣。

第98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六天

陆锦瑶表现的和旁人一样惊讶, 可心里却是一点都不惊奇,反而有种他当真这样做了的怅然。

能说到做到,捧着一腔真心, 虽然这对郑氏和永宁侯来说并不是什么高兴事,但能顺顺利利地离开侯府, 也算得偿所愿。

只是顾见山昨日才回来,今儿就离开侯府了, 这未免也太顺利了。

陆锦瑶以为,就算不被公爹打死,怎么也得扒一层皮下来, 看来郑氏是真的疼爱幼子。

五房分出去了,什么都没带走, 该分给五房的财产给了大房,其他几房既没有得利也没有受损。

陆锦瑶想,应该是受损了的, 顾见山是朝中重臣, 更是皇上眼边的红人,倘若顾见山没有脱离侯府, 那日后就算分家, 也依然和侯府有关。有句话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有关就会提携兄弟,顾见海也是武将,有顾见山的帮衬会有很大的受益。

如今顾见山脱离侯府,虽不是断绝关系, 但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