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把苏明妆放在美人靠长椅上,让她坐好,之后轻声试探着问道,“你是不是,不希望有人进来?想安静坐一会?”

苏明妆一怔,随后点了下头。

“你坐好。”

说着,裴今宴出了凉亭,对王嬷嬷等人道,“你们几个,在凉亭外守好,任何人想进凉亭,尽量挡一下。”

“是,国公爷。”王嬷嬷嘴上虽答应,但心里犯难怎么挡啊?这里既不是学士府,也不是国公府。

在人家家里,占山为王吗?

若是客人还好办,如果是人家卫家人,她们如何挡?

同一时间,裴今宴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回到凉亭内,再次轻声道,“刚刚是我疏忽,把你带到这里,或者……我们换个地方?”

苏明妆已经好了许多,深吸一口气,抬起眼,“没……关系,再有一会便好了。”

裴今宴思考片刻,又问,“如果你不介意,我也留下吧,我不打扰你。外人看见我们两人在,还有下人守着,多半就识趣离开了。”

毕竟,人家夫妇在这里,得多没眼力的人,才能不顾下人阻拦硬闯?

注释一下:“内子” 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赵姬)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杜预注:“卿之嫡妻为内子。”

内子:“内” 表示内人,“子” 在古代有尊称的意思,合起来也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作者担心有读者认为“内子”是儿子的意思,特此解释。

其实可以用“贱内”或者“拙荆”,但作者个人不太喜欢这两个词语,便采用“内子”。

第137章 那样误会来误会去,多麻烦?

裴今宴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但却见女子用复杂的眼神盯着他看,之后微白的嘴唇轻启,“……好。”

于是,裴今宴便找了个距离女子不远不近的地方坐下。

他选的位置极好,从凉亭外、甬路上看,两人仿佛靠在一起。

但实际上,两人中间隔一小段距离,还能坐下两人。

果然,裴今宴刚坐下没多久,就见两名带着丫鬟的妇人边走边聊,到了凉亭。

看到凉亭内坐着一对璧人,先是好奇看了两眼,之后两人交头接耳,好似讨论凉亭那一对年轻男女的身份,之后暧昧地笑了笑,便转身离开了。

裴今宴用余光看了这一幕,暗暗松了口气,之后耳根,不自觉热了一些。

苏明妆虚弱道,“刚刚……谢谢你。”

“不用,正好撞见了。”

裴今宴回答的时候,视线移到了凉亭外。

心中的谜团,再次出现,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之前的谜团明明已经拆解了的苏明妆种种反常因为今酌,难道不是?难道她和锦王还有什么瓜葛?

……不对,她对今酌的心思一定为真!否则他想不通,她为何处处打听今酌的事、为何想方设法帮今酌完成心愿。

是因为好心?

那为何不对他有好心?

不打听他的事?不帮他圆心愿?

只有今酌想去战场上立功吗?他也想去!他早就想去了!

今酌刚离京,又来了个锦王?是不是锦王离开后,还有别人?

突然裴今宴一怔,不解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两人还有十个月便和离,她想帮谁完成心愿,与他何干?他有什么资格管?

他只是个过客而已!

他到现在都记得上一次两人对视时,她看他的眼神就好像看一个陌生人、一个路人,一个和离后便永不相干之人。

随后,凉亭里一片寂静。

两人再无对话。

过了好一会,苏明妆终于调整好了情绪,却陷入另一个难题中她应该如何解释刚刚的事?说她和锦王发生矛盾?或者……直接推到玉萱公主身上?

反正公主不在,可以当一下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