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李高怕他认不全人,贴心地立在他身后,随时准备提醒他。

先从东宫的几个近臣开始,太子极为聪慧,每个人都记得清楚,准确无误地叫出了对方的称呼与职位,并表达了感谢。

轮到晏长陵时,太子却突然不动。

李高一愣,及时提醒他道:“殿下,晏世子。”

太子彷佛没听见,七岁的孩童,喜欢和厌恶都表现在了脸上,一咬牙,直接略过了晏长陵,将茶杯举向了岳梁,“孤谢过岳大人。”

席间气氛瞬间起了变化。

众人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如惊涛骇浪。

岳梁起身接受了太子的答谢,回了礼,走下放下酒盏事,眸光也不自觉微微一转,瞟了一眼身侧的晏长陵。

晏长陵像是无事人一般,端正地跪坐在那,脸色如常,并没有半丝尴尬。

皇帝的眉头早就皱了起来,没出声去提醒,怕一旦太子的脾气撅起来,场面只会更糟,隐忍着一直到太子答谢完了,才抬眼去看他。

太子却埋着头,故意不往他脸上看。

纵然李高急得满头大汗,唤了好几声,“殿下。”太子充耳不闻。

台上的皮影又开始了。

众人的目光便回到了荧幕上,气氛却明显发生了变化,哪里还有看戏的心情,个个都提心吊胆。

皇帝的靠山是晏家。

太子的后盾则是朱家。

今日太子当着众人的面,扫了皇帝的靠山晏家一记耳光,也相当于打了皇帝。

这该怎么收场?

好不容易熬到了皮影戏结束,接下来是一场舞剑。

皇帝看了一阵,把太子叫到了身边,指着那名舞剑者,问太子,“如何,是不是没有你晏叔叔的剑法好?”

太子紧抿着唇,不答。

皇帝一笑,耐着性子同他道:“你三岁起,你晏叔叔便手把手地教你剑法,你如今的功夫,大半都是他教的,朕问你好不好,你答不上来?”

太子垂下了头。

皇帝看他这副样子,脑门心突突跳了起来,深吸一口气,神色肃然地道:“朕问你话。”

太子也有些害怕了,胸口一阵起伏,似是受到了极大的委屈,抬头冲着皇帝哭道:“这天下又不只是他一人会功夫,儿臣不愿意让他教!”

太子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传入了在座每个人的耳朵。

话里虽没有说出名字,但人人都知道那个‘他’是谁,个个精神百倍,绷紧了脊梁骨,生怕殃及到自己身上。

没有料到太子会如此忤逆他,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他。

太子似乎气急了,也似是憋了太久,一句更比一句震撼,哭嚷着道:“孤一点都不喜欢他,就因为他,父皇把我的母后贬为了母妃,如今连养育儿臣的资格都没了,今日是儿臣的生辰,可儿臣的母妃却不在这里,父皇请先生教会了儿臣何为孝,为何又不让儿臣去履行‘孝’。”

皇帝眼前阵阵发黑,怒意使他下意识扬起了手。

巴掌还未落下去,李高先扑在地上苦苦求情:“陛下,陛下息怒啊......”

第52章 第 52 章

第六十二章

太子一脸倔强, 拳头捏得死死的,皇帝扬手的瞬间,他也不躲, 甚至还抬了抬下巴,只闭上了一双眼睛。

皇帝看着跟前这张脸,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七岁孩子面上的稚嫩还未褪去, 却多了一股大人才有的狠劲儿。

想起自己在他这个年岁......

趴在地上替蚂蚁搭桥,燕子从屋檐下飞走了,都能伤怀几日。

家里来了客人, 热情招待, 生怕怠慢,被人背地里骂他不懂礼仪。

他当真一点都不像自己。

朱氏,对!他像极了朱氏, 把朱家那一套毛病,全都学在了身上, 皇帝气得胸痛。

李高继续劝道:“陛下, 今日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