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沈清牛,用了八百斤精粮和两头膘肥体壮的公羊才把萍姑母女换出来,还要供吃食养着,才有村子上姑娘家的学手艺。
不然就是打死他们,也找不到愿意教的绣娘啊。
沈清没想到村子上人对于学徒比她懂多了,笑盈盈叮嘱:“那好,你们回家了各自说下,想学的明日直接到我家来,萍姑在堂屋等着;
对了,学刺绣手很重要,往后做不成粗活,你们今日用温水泡着洗干净,指甲倒刺也都修剪平整,明日萍姑要挑选。”
赵明月朗声保证:“没问题!你放心吧,如今猫冬,不就一天两顿饭和喂牲口吗?家里一堆人,哪里需要她们几个丫头片子干活。”
糖坊和做豆腐大多是体力活,三家的汉子们和媳妇们足够,可剩下的娃娃们又太小,也没法送去毛笔工坊干活;
如今有了绣坊,学成后能额外挣工钱,放在之前都不敢想有这好事!
“天寒地冻窝在家里,也没啥事,修路有汉子就行,家务有我们这些妇人,她们尽管去学手艺!”王小花满脸笑容道。
她发现这冬天漫长也有漫长的好处,田地里没活,天天在家待着闲的很。
转而想到,这也是托了沈清的福,不然闲着没银子进账还不得心发慌?
最最重要的是沈清发现了药材,药材不比粮食每年都要耕种收成,最短黄芪也要两年才能收成,等明年开荒后大片土地用来种药材,少数种粮食,腾出来的时间还能做毛笔挣银子。
如今不够年纪去做毛笔的闺女们又能去学刺绣手艺,没两年也能有工钱,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当家的当初脱离十里村换到七里村,怎么说呢,真的证明跟对人最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