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写?嗯……当时就这么想到了啊。”
“情节不用想,你让它像水一样流淌出来就好了。怎么像水一样流淌?就那样流淌啊。”
楚汀又出一招:“要不你再问问裴总?他总有办法的。”
“别了!”徐晓柒立刻摆手,“我已经够麻烦他了。我不想再给他添乱了。而且我总觉得……”
“什么?”
“算了,没什么。应该是我多心了。”徐晓柒叹了口气。
贵人帮你是情分而非本分,徐晓柒对此心知肚明。裴行舟已经做得够多的了,剩下的路该她自己走了。
要是你能再聪明一点就好了,徐晓柒心焦地想。
快成长起来啊,徐晓柒。
楚汀的出谋划策至此告终。
毕竟她退文学圈已久,比徐晓柒还不懂这些,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徐晓柒表示自己的同情。
想把产品做好嘛,创业人可以理解。
徐晓柒也就emo了这么一瞬,之后在整个饭局中,她都表现得非常开朗,各种话题无所不聊,让这么一场饭局宾主尽欢。
吃完饭后,两个人在江边慢慢行走,聊着旧事。江上船影绰绰,粼粼的波光都因无边灯火而黯然失色。
“记得以前在大学时,我们也常这样,”望着对面的繁华景象,楚汀有些感慨,“他们非要搞湖畔诗会,我却只嫌蚊子多,心想不如去CBD喝卡布奇诺。那样美丽却被我嫌弃的好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徐晓柒也有些伤感:“要是那个时候我去的次数多一些就好了。”
“你去的已经很多了吧!”楚汀笑骂,“每次都有你,跟钉子户似的!除了那次你发高烧,其他时候你都来了!”
“发高烧?我发过高烧吗?”
“有呀,就你大二快期末的那次。那次还有瞿老师呢,他来做讲座,你忘了?等等对呀!”楚汀突然一拍大腿,其动作之豪迈,将路过的行人都吓了一跳。
“我想起来了!”楚汀摇晃着徐晓柒的肩膀,激动地说,“瞿老师!他绝对可以帮你!”
15. 老板喜欢我?!
瞿老师,全名瞿林东,年五十七,徐晓柒母校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所教师,以研究当代中国文学史出名。因为快退休了,所以不给本科生开课。
大学时,徐晓柒虽然成绩一般,但在受文学教育上的积极性是拉满的。她去旁听过瞿老师的硕博课,在大约五节课后,确认对方实在是个治史奇才,写出的论文史料扎实且文采飞扬,那引人入胜的文字,几乎让他上课念word(是的!他甚至不是念PPT!)的举动也妙趣盎然。
为了表达对大师的敬意,徐晓柒去图书馆看完了他的全套书,然后就再也不去旁听了- -
也因为此,大二的徐晓柒虽被高烧抹去了听瞿老师讲座的机会,但她一点儿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她甚至都忘了找去了的人要笔记。
楚汀将一篇报道发到徐晓柒手机上。
徐晓柒打开,发现是一期关于网文作家培训班顺利结业的报道徐晓柒的母校每年暑假负责为全国网络作家协会的成员开课。报道中,许多作家都在采访中表示,希望瞿林东老师能再去代课。
“实话实说,我来之前是没把这个课当回事的,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类似于MBA之类的交友会,而课堂质量如何是无所谓的。毕竟,全国最挣钱的作家们都在这里了,我们还需要向不挣钱的他们学什么?但瞿老师用短短三节课就向我证明了我的无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此之谓也。”作家A说。
“瞿老师的课让我笔力倍增!明年,我要看到瞿老师正经开课!我愿意出钱!多少都行!”作家B说。
“瞿老师硬是要得!”作家C说。
……
要不是这确实是母校的官方稿件,徐晓柒都要疑心这是哪儿的商业培训班在打广告了。
可即使是有官方背书,徐晓柒还是很难在脑海中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