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打实的刺头。

谏议大夫是一种转捅皇帝心窝子的官,工作内容就是,在皇帝底线上蹦跶,时不时给皇帝挑挑刺,捅捅皇帝心窝子。

关键皇帝还只能听着。

本朝从太祖皇帝开始,便有了不杀言官的规定。

有好几次,张大人委实把宁怀远气得不轻。

宁怀远几次想揍人,张大人善意提醒,陛下太祖皇帝刻的金玉良言的石碑,还在崇庆殿立着呢。

宁怀远本就心情不佳,看到刺头声音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刺头你可别这会找事。

皇帝强忍着不适,笑容假的不能再假,但凡张大人有点眼色,都不会想着这会奏本。

“张爱卿,有何事,尽管奏来。”

第161章 绝嗣皇帝×娇娇妃子(18)

显然张大人一心奏本,根本不顾皇帝的死活。

张大人铿锵有力地说:“陛下,渤辽的新王登基之初,欲与我朝建立友好关系,便将膝下夕颜公主送来大楚。”

皇帝看着刺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反正听到那人的声音,便隐约觉得有些不适。

刺头在朝堂上没少给皇帝挑刺。

皇帝知道,刺头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只是渤辽送公主这么简单。

皇帝突然想逗一逗刺头。

宁怀远波澜不惊地说:“怎么着?难不成张大人看上那个公主的。朕可听说张大人后院儿乱着呢,也不知张夫人愿不愿意。”

这下轮到张大人慌了。

渤辽的公主怎么可以下嫁给一个正五品。

人家虽说是小国出来的公主,到底是金枝玉叶。

按理来说,应该嫁给大楚皇室。

皇帝总不至于想不开给他赐婚吧。

张大人嗖一下跪到地上叩首:“陛下,莫要拿老臣开玩笑,老臣孙子都会爬了,怎么还想着娶的公主。老臣实在是惶恐。”

原来刺头也有这么难堪的时候。

皇帝的心情莫名的好。

整日让刺头追着骂,好不容易有还嘴的机会。

皇帝的一句话噎的张大人无言以对。

宁怀远挑了挑眉:“原来你没看上夕颜公主?人家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的公主,配你张大人也是绰绰有余的,不过…算了。”

张大人都快哭了,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

要说配不上,那也是他配不上人家。

怎么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了几分他嫌弃人家公主的意思。

“陛下,老臣不是那个意思。”

“怎么?难道你还有别的意思吗?”

宁怀远不用猜,也知道刺头要说什么。

国家安定,四海升平。

大臣吃饱了撑着,所关心的大概也就是皇帝后宫的事。

皇帝一日不立储,大臣的那颗心就难放回肚子里。

宁怀远才二十多岁,自认为离进棺材还有一段时间。

不用这么着急立太子。

他不着急,不代表底下的大臣不着急。

张大人比先帝还着急。

“陛下登基七年,膝下无子嗣。储君一日不立,朝堂动荡不安。陛下如今也该选秀了,倒不如借着这一次渤辽王将公主送进京……”

张大人一开口,就是扯到了他后宫的事。

连个儿子都没有,到底立谁做太子。

皇帝的心情本来就不是很好。

听刺头念叨了半天,更郁闷了。

“听爱卿的意思是不想娶公主,想做太子了?那估计是有点儿难度的,本朝还没有立外姓为太子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