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其次,“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故“优美”。依叔本华,
“在优美的场合,纯粹的认识未经斗争就已经占了优势,因为客体的美,
就是说,容易形成它(按,客体)的理念之认识的那种特性,已经从意
识那里毫无阻力地,因而也是不知不觉地移走了意志,? .于是剩下来
的是认识的纯粹主体,甚至不带有关意志的一丝记忆”。(叔书,一,
261)所谓“未经斗争”、“不知不觉地移走了意志”,即“于静中”移
第26章(2 / 2)
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其次,“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故“优美”。依叔本华,
“在优美的场合,纯粹的认识未经斗争就已经占了优势,因为客体的美,
就是说,容易形成它(按,客体)的理念之认识的那种特性,已经从意
识那里毫无阻力地,因而也是不知不觉地移走了意志,? .于是剩下来
的是认识的纯粹主体,甚至不带有关意志的一丝记忆”。(叔书,一,
261)所谓“未经斗争”、“不知不觉地移走了意志”,即“于静中”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