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卫在后面禀告着宁如颂交代的差事,“陛下,查过了,皇后娘娘的名字的确是五年前就记在段家家谱上的,做不得假。”
“朕在李家村遇到玥玥的时候,玥玥不像在段家待过的人。”宁如颂用手指抚摸着被缠绕的腕间,眼睑垂下,声音笃定。
那时的玥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没有学过规矩礼仪,他疑心病过重,遇到不合理的地方,要查过一道才肯放心。
“段家家主曾经游历过四方,名字也是在他去世前强硬在家谱上记下的,段家人在之前也从来没有见过皇后娘娘,不过倒是留下了画卷。”张侍卫将手上拿着的画卷展开。
这幅画卷是在他探查的时候,段家宗族长老主动献上来的。
画卷上是更年轻些的皇后娘娘,看着只有十八左右的年纪,坐在椅子上,双手托着脸,眼睛笑得弯起,秾丽秀美似一朵将开未开的花蕾,带着少女独有的羞涩。
一幅画往往倾注着画师的心绪,这幅画透露出的是浓浓的爱恋,每一处细致、每一根发丝都是画师满腔的情意。
宁如颂抬手想抚上去,最终却只悬停在半空,他语气下缓,带着些隐晦的不甘,他没有见过这样的贺玥,以前没有机会,往后更加没有机会。
“收起来带回宫吧。”宁如颂还是没有抚上去,声音无波无澜,“玥玥和段齐岱的事不必再查,到这里便足够了。”
他不愿听再查出来的消息,贺玥和段齐岱就像一对苦命的鸳鸯,深爱过后迎来死别,在岁月的镌刻中得到无法挽回的升华,他则像是强擒着鸳鸯翅膀的凶戾猎人,总归不是什么好角色。
…………
花窗开着,日光下洒落之间,留下绚烂的光晕。
贺玥站着,身前有绣娘给她量着尺寸,她匆急之间被宁如颂带离段家,没有带换洗的衣裳,重新做自然是来不及的,只能照着尺寸去改已经做好供人选择的成衣,速度很快,最多半天时间就成。
不仅是衣裳,还有一些她重要的物件都还留在段家,宁如颂说已经叫小关子派人去拿了,赶上他们的行程还要些日子。
“贵人,已经量好了。”绣娘哆哆嗦嗦的说道。
冯府派来的婢女扶贺玥坐下,小关子知道小桃子不讨贺玥喜欢,于是差使她暂时去了别处。
绣娘是一个青涩的妇人,妇人发髻绾的并不是很工整,上面簪了一个做工算不错的金钗。
很容易看出来绣娘应该是刚成婚不久的,整个人透着喜悦的润泽,有些时候紧张了还会下意识扶金钗,爱惜珍重。
“是刚成婚吗?”贺玥顺嘴一问。
绣娘对上贺玥不敢抬头,有初为人妇的羞涩,“回贵人,是的,民妇一月前成的婚。”
她明明是紧张害怕的,提及她夫君的时候依然露出柔情,“民妇的夫君是一个铁匠,他叫樊垣。”
第133章 能少见就少见
绣娘叫颜小玲,是这一带手艺最好的绣娘,和冯家签的不是奴契,而是按月计算的短工。
绣娘经常出入冯府也算见过大场面的人,但是今日这位贵人不同,冯夫人三令五申叫她仔细着。她从来没有见过冯夫人如此慌张郑重,于是心里先埋下了畏怕,生怕自已行差踏错,惹恼了贵人。
贵人有着叫人见之忘俗的清姝绝容,面上温润祥和,但绣娘觉得比冯夫人的架势还沉重,缄默的压在人心头上,骇人心惧。
“咦。”贺玥仿佛来了点兴致,半倚在榻上,窗外的光晕照在她的侧颊,秋眸微掀,音色舒然,“樊姓在通州倒是不常见。”
不知何时,婢女搬了一个绣墩在绣娘身后,绣娘踌躇着坐下,双手交叠在腿上,斟酌说出口的每一个字,“民妇的夫君的确不是通州的人,是青阳县的人。”
“青阳县。”贺玥似在思考这是什么地方,“应当隔的挺远的吧?”
绣娘点头,贵人问什么她就答什么,“是的。”
接下去绣娘就发现,她被贵人当做了消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