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回得差不多了。家家户户都该起关门,围在火炉边等待一年寒冬过去。街巷除了些杂货铺子外,其他店都关紧木门。整座城会只剩下雪落屋檐的沙沙细响, 偶尔间杂几声火炉边猫儿的叫声,长长的街道行人罕见。
今年的梅城却不清净。
放眼望去, 满街的人。
衣衫褴褛的难民,他们嘴唇冻得青紫,手脚皲裂渗血, 哆哆嗦嗦地挤在屋檐下, 拖家带口……全是些打海城逃难来的百姓。南下的百川和复仇的海妖血洗了沿海的城池, 一座又一座海城遭劫, 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难民蜂拥向内地。
起先只是沉没的海城城民逃难,很快的, 随着消息传开, 越来越多近海的人也在往东跋涉。所有能买到路引的飞舟, 全都人满为患,就连名声最差的山海阁“惊鸿白驹舟”都变得一票千金。
梅城位于三条逃难路线的交汇点。
自苌兰海峡、白木海峡以及洪斗海峡来的难民, 有近四分之一,逃到了这里。
“给碗粥吧,行行好,给碗粥吧。”
蓬头垢面的妇人用脏兮兮的布条背着孩子,可怜兮兮地哀求着,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东街末,垂枝梅下。
“杨”字号的早点铺子周围簇拥满饿得面黄肌瘦的难民,主勺的老妇人颤颤巍巍用大勺子搅拌汤锅。锅里的粥,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半碗清汤,清汤里飘一层米粒。就这样,老妇人每盛出一碗,立刻就有十几双手拼了命伸出来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