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渴了。”
董金到了杯水,李清玉一饮而尽。李清玉连喝三杯,才解了渴。
喝完后,他倒头又睡。
虽是立秋,但暑气仍盛,屋子里放了冰块,些许凉意蔓延在屋中。董金见李清玉的薄被早就到了脚下,怕他着凉,把被子给李清玉向上提了提。
一直到李清玉好之前,都是董金跟着他。平日里只有白天才能见到李忠那小厮,后来李镇平把李忠也调走了,还和李清玉说有什么事让他自己做,一个大男人别总使唤董金。
李清玉本来就不是讲究的人,以前也不着那些奴仆。只是他自己不愿打扫院子,就去求了黄惜珍,每日固定有三个粗使婆子来收拾李清玉的院子。
养伤这段时日,黄惜珍曾拿过学堂学过的几本书来考李清玉,李清玉倒是都答上来了。黄惜珍又考了几本李清玉没学过的,李清玉不会了。期间她还问了些李清玉有关于朝堂和工农士商的问题,李清玉瞎说一气。
自此,黄惜珍每日都拿来纸墨,让人把长几搬到床榻前,她跪坐在长几前,给李清玉讲农民,商人还有百姓以及国家,边说边写。
黄惜珍去过不少地方,见过各地的风土人情,讲起这些来不知比学堂的夫子有趣多少。
李清玉完全好了后,李镇平亲自教起了武艺。每日不是让李清玉扎马步就是追着他绕李府跑。
李清玉想偷懒,但是不论他躲到哪里,李镇平总会提着棍子找到他。
后来他知道,原来是董金一直给他爹通风报信。
气得他每日都要找董金切磋,但是他打不过董金,于是每日总在董金的被窝里泼些水。
董金每晚睡觉前总是把被褥拿到外面去晾,直到半夜才回来。
他并未阻止李清玉,李清玉白日都在苦学,自是要找些乐子排解的。
他是故意让李清玉在自己身上找乐子的。
李镇平和黄惜珍回来已有两月,再过几日就是八月十五了,这是夫妻二人这么多年来第一回在家和儿子过中秋。
时值金秋,丹桂飘香、玉露生凉,李清玉也比前些日子起得早了。
这几日,李府上下忙活了起来,黄惜珍也不让李清玉去书房了,而是让他自己看书。
李镇平则是忙着与朝中大臣的人情往来。
李清玉已经好几日未见他俩了,不过他丝毫不敢放松,完成夫妻二人每日为他布置下的课业。
八月十五这晚,饭后,李府一家四口坐在园中,共赏明月,面前摆满月饼及瓜果、肥蟹,园中金菊正盛。
李老爷子和李镇平喝了不少酒,父子二人说着话,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黄惜珍就坐在李镇平身旁,面带笑意看着丈夫。
李清玉对他爹和爷爷的话并不敢兴趣,说来说去都是战场上那点事。他起身四顾转转,在一偏僻处瞥见董金一袭黑衣站在月色下。
他站起身来,和黄惜珍说了一句,拿了几个螃蟹就去找董金了。
“嗬,你今日穿的这衣服不错啊。”
董金今日所穿是玉清送给他的那件黑色长袍,在暗处也能瞧见袍子上镶嵌的金线。
“少爷,你怎么过来了?”
李清玉给董金看自己手上的肥蟹,“你向我爹多次告状,我让你剥几个螃蟹不过分吧。”
“应该的。”
中秋团圆的日子,李镇平也让下人们去过节了,只留了几个护卫在偏院中。
董金去厨房里拿了几个碟子,李清玉就在石桌前等着他。
董金先是剥了一个,不过李清玉说不想吃,等他剥完再吃。等董金把这些都剥完,李清玉又说不想吃了,让董金全都吃掉。
董金未踏入仙途前,生活困苦,村里的人都避着他走。跟了玉清后,每日只是修炼,从不追求口腹之欲。到凡间后,也是李府做什么他便吃什么,仆役护院哪里会吃到这么肥美的螃蟹。
他今日不过是想念玉清,找处地方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