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董金把买来的点心放到桌上。

“说了些什么?”

“说我若是到你身边当侍卫,你就会厌烦我。”董金打开油纸。

“你先吃。”李清玉拿起一块儿送到董金嘴边,“他胡说呢,到时候是你厌烦我才是。”

董金吃下糕点,接着说:“不会。”

很快到了武平帝和皇子们流放的日子。

李清玉有想过杀了武平帝的所有子嗣,包括皇子家眷。但又一想,如此做派与武平帝有什么不同呢?而且他爹娘也不希望他这么做的。

流放前一晚,他和董金去看了武平帝。此时的武平帝疯疯癫癫,嘴中一直念叨着自己才是真龙天子。

李清玉叹了口气,拉起董金的袖子向外走,想:这就行了。

在位第二年,南方发了大水。

李清玉把朝堂交给祁枫,他带着官员和士兵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地域,董金随行。

他俩日日泡在水中,身先士卒。董金还好,但是李清玉的脚却被泡得浮肿,脚心也被磨出了茧子和水泡。

董金挑破一个个水泡,心疼道:“你让我们去就行了。”

李清玉只是摇摇头说:“父亲曾跟我说过:‘在其位谋其政’。我既当了这个皇帝,就该多做些事。”

“你总是如此。”董金想起玉清在覆羽山时,也是教导弟子们广结善缘,多多帮助凡人。

李清玉一行人离开时,百姓们夹道相送,甚至有八尺大汉在队伍中抹眼泪。他们这些年不止一回遭受水灾,武平帝在位时,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这些日子仁德帝与他们同吃同住,竭力赈灾。

他们庆幸如今在位的是个好皇帝。

李清玉时常会离开庆都,与董金到庆国各地去考察。在位五年,庆国的国力已无人能及。

赤信王登上蛮夷国的皇位,只是他并不想处理政事,把朝堂诸事全都交给了庆国的大使。蛮夷百姓反对外人来治理自己的国家,但庆国大使执政后,他们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便就接受了。

国泰民安,臣子们便上书奏请李清玉纳妃。

一堆折子摆在御书房中,第二日早朝上,见大臣们无事禀报,李清玉清清嗓子说:“朕不喜女子。”

朝堂上一片喧哗,其实大臣们隐隐知晓李清玉与董金的关系,只是没想到李清玉就这么承认了。

李清玉被吵得心烦,伸手示意他们停下,然后说:“所以真会在世家和百姓中选出继位之人。”

说完,也不管臣子们有何说法,转身便离开了议事殿。

大臣们对此甚是不满,但仁德帝即位后,庆国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皇帝没有子嗣便没有子嗣罢。

仁德六年,武平帝终究是没熬过冬天。

按律法,流放之人需曝晒五日方可下葬。

听到这消息时,李清玉正吃着董金给他烧的饭,他抬起头,对来人淡淡说了句:“就和寻常百姓一样,葬了罢。”

【作家想说的话:】

昨天的那张图不是董金!就是我随便画的哈哈哈哈。好些人都说期待历劫后的剧情,我敢说两人一到覆羽山,你们就该想念李清玉了。不过他们是一个人啦,真想念的话,就想玉清就是李清玉,李清玉就是玉清。

天命难违 章节编号:6816

李清玉每年都想着过了今年,下一年两人就成亲。这么多年,臣子和百姓们早就接受皇帝喜欢男人的事实。

他想为董金举办封后大典。

只是国务繁重,等李清玉理好政务,一年就又过去了,董金也说不急。李清玉早就找绣娘缝好了两人的喜服,一直放在他寝殿的箱子中,和他爹娘留下的物件放在一处。

董金在凡间待了三十六年。

李清玉如今也三十五了,细纹也爬上了他的眼角。他时常对董金说:“等到我修仙,怕是要变成个老头,到时候你还是这般样貌,嫌弃我这个糟老头,我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