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领着秦煜等人沿水渠往下,缓步而行,向他介绍馒头庄,秋昙这才知道这庄子包含四百二十二亩地和两座山,因气候湿润,又有水渠灌溉,几百亩田都用来种水稻,这儿的水稻只一年一熟,七月初便已收了今年的粮食,接着便种上了瓜果蔬菜。

因着这庄子离侯府近,所种果蔬都得供给侯府,每月有个定数,剩余的便给佃农们分,实则每家每户可留下近五成的瓜菜。

而原先的庄头王仁贵便是在果蔬上盘剥佃农,只给他们留两成,其余三成他自个儿昧下,请自己的子侄外甥拉到京城去卖,为此每年少说能多二百多两银子的进项。

秋昙冷笑,“他一人独得银子,不分给你们,你们也肯?”

这话正问出秦煜心中所想,他于是也抬眼,直直盯着平贵,看他如何作答。

平贵向秦煜抱拳,脑袋低得低低的,“二爷,事儿闹得这样大,小人也不敢再藏着掖着,其实小人和其余几个也得了些好处,然而也不过分得个零头,后头我们心中有愧,思量再三,便向夫人禀报此事,可王仁贵救过老太爷的命,夫人也不好办他,只每回敲打敲打罢了,如此,我们也就灰了心,随他去了。”

秋昙轻轻颔首,心道这管事的还挺实诚,自个儿得了好处也没藏着不说。

“就这一样?旁的他都按规矩办事?”秦煜又问。

“旁的我们也不晓得,横竖府里拨银子下来,我们都没瞧见,他说多少便是多少,我们按他给的数目拿了办事就是了,”平贵道。

秋昙笑道:“二爷,过几日您派人去一趟衙门,给王庄头送个点心,问问他怎么这样小气,有好的都自个儿揣兜里,不给人家留点儿,这样还能活到现在,真要好好谢谢管事们了。”

平贵叹道:“也怪小的们太纵着他,可不由着他又能如何,夫人不管,还能告到衙门去?”

秋昙无话可答,众人也都默默不言声儿了。

第172章 走走(二)

这时,旁边田里一佃农双手托着条长而大的绿黄瓜,小跑过来,口里喊着:“主子,今年的黄瓜生的可好哩,您尝一个?”

众人齐齐看去,只见一大约四十上下年纪的男子,咧开嘴冲秦煜笑,露出烟黄的牙,眼睛眯成一条缝,眼角的褶子都堆在一处。他穿着一身单薄的褐衣,衣摆处泥水点点,裤管卷起一只,一高一低,手里正抱着个黄瓜,想是瓜藤底下摘来的,还沾着泥。

秋昙看了眼秦煜,见他面色柔和,这便接过那带泥的瓜,过去水渠旁蹲着,在水里先湃一道,去了泥,再上手擦洗。

紧接着便听见秦煜问那佃农:家里几口人,平日吃不吃得饱饭,可有什么为难的事。

那佃农答应说:“承主子的恩德,小的们都吃得饱饭,平日更没甚为难的事,管事们待我们没有不好的,便是谁家出了事故,平贵老爷也提着果子亲自去看,只王庄头贪得无厌,唉,过去的事儿也就不去说了。”

秋昙纳罕,庄头都把佃农逼得举锄头杀人了,怎听这佃农的意思,好似庄子上一派岁月静好,各个安居乐业似的?

不多时她便洗净了黄瓜,上前递给秦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