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摆摆手,示意奴婢们退下。
莺儿将那古玉锁进箱子里,这便同张嬷嬷等人退出屋子,将门也带上了。
奴婢们都出去了,老太太才道:“煜哥儿,你的婚事坎坷,这回祖母千挑万选的姑娘,临了又做出这等不顾脸面的事,是祖母对不住你,县主前日在万寿堂说的那番伤你的话,你千万莫放在心上。”
秦煜垂头听着,“祖母没什么对不住孙儿的,至于县主那番话,孙儿并不在意。”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这一个去了不打紧,祖母再给你寻好的来,至于那秋昙,既你心里喜欢她,她若真心待你,也能照顾好你,祖母便会给她体面,只一个,你娶了妻才能抬举她,”说罢抬手揉了揉额角。
秦煜见了,伸出双手,“孙儿给您按。”然而这一伸手,牵动了左肩的伤,不由得动作微滞,老太太一打眼瞧出来了,“怎么,伤了?”
秦煜的大拇指贴着老太太的太阳穴,轻揉着,“不当心撞了下胸口,不是什么要紧事。”
老太太心道秦煜做什么能撞上胸口,想是与秋昙行房事时没当心磕碰了,到底双腿不便,行事也就不便了。
“你腿脚不好,夜里也该她多照顾你些,”老太太道。
秦煜手上微滞,想起当初那个颠鸾倒凤的梦,立时脸上作烧,却不得不强作镇定道:“孙儿明白,”说罢忙岔开话,“聘礼已送还回来了,下小定时祖母送出去的那块古玉,孙儿已给了莺儿,请她替您收起来了。”
老太太长叹一声,道:“这玉是你祖父聘我送的礼,本是要送给的孙媳妇的,却……”说着,忽想起什么,问:“林良辅你预备怎么处置?若打杀了他,显得你吃醋,跟个仆人过不去,若由他去,又显得我们侯府忒软了。”
“这个祖母不必忧心,孙儿有分寸,”秦煜道。
他昨日已命人将林良辅捆了,送去镇国将军府,并派人送了银子给他母亲妹妹。他告诉林良辅,只要过了这一关,他定在军中为他谋个好差事,至于如何过这一关,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第224章 昏迷
接着,祖孙俩又就前日与胶东王的约定商量起来。
原来,寿宴那日,胶东王与他们谈妥了,答应不以秦家做筏子,愿将田亩改革推至两三年后再议,条件便是秦煜得为他所用。
秦煜若倒向胶东王,便无异于整个平南侯府站队胶东王一派,对于从不参与党争的平南侯府而言,这显然不能答应。
胶东王知秦煜的性子,不好强求,便又妥协了一半,说不愿为他所用也成,朋友却是要做的。他与麒麟才子柳不知等风流名士常开宴请客,到时给秦煜下帖子,他务必要过来。
秦煜是个白身,因腿脚不便,将来也不能入仕,在朝堂之外与胶东王走近,倒也没人可说什么,且秦煜自认自己轻易不会动摇,同那些人谈几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不至令他投靠胶东王,因此便答应了。
老太太见胶东王与秦煜年纪相仿,秦煜多次赴王府的宴,两人又谈得来,怕秦煜因此坏了大事,便郑重其事地嘱咐他,“你同他们谈谈风月,无伤大雅,但要说起朝堂政事,你一概不答。”
秦煜应下。
三四日后,果然朝堂上胶东王一派再不提田亩改革半个字,这不仅因秦老太太的说服,更因胶东王发觉此时自己在朝中的势力,远够不上掀起一场改革,是而,他暂时沉寂,专心致志办他的学堂。
如今京城已有五家聘请当今隐士大儒,无需束??,专为寒门所设的学塾,吸纳了来自京城及周边三省的学子,生源虽比不得个白鹿书院、应天书院、嵩山书院等,却也十分可观。
紧接着,胶东王如法炮制,将学塾开设至才人辈出的江南一带,又借柳不知等风流才子广泛交友的好处,请来了致仕多年,潜心研读心学的儒士出山,如此,倒很干了一番事业。
贤王一派多是公侯世家,自来看不起寒门读书人,今见胶东王拉拢这些人,只道他朝堂上失意,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