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绿绮欢喜极了,立即从三支里挑了支镶丹珠的,簪在髻上,问翠袖好不好看。

“好看好看!”翠袖也兴奋,从剩下两支里挑出一支点翠的戴上,问绿绮,“我这支呢,我这支好不好看?”

“都好看都好看!”秋昙点了点翠袖的额。

翠袖嘻嘻笑,又把簪子取下来,道:“这是我来侯府两个多月头回得赏赐,我得留着它,回去给我娘瞧瞧。”

“戴着吧,你那支点翠的,又不会磕碰了去,戴着还能少一块?”绿绮道。

两人欢喜地说着话,秋昙则将手上的翡翠镯子褪下来,再把荷包里那翡翠扳指,张嬷嬷赏的镶绿碧榴的银镯子都倒出来,同剩下那支银簪一起,锁进螺钿柜里。

绿绮不经意瞥了眼,立即双眼放光,暗叹秋昙好运道,短短十几日便得了这么多赏赐,她们伺候二爷三四年了,连个戒指也没得,顶多赏些点心,可二爷看着也不待见她啊,真是怪了。

“你们认得字么?”秋昙锁好柜子,转身问二人。

她们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那你们要学么?”

“学这东西做什么,咱们一辈子也用不到的,”绿绮很无所谓的。

“我只想跟姐姐学绣花儿,”翠袖细声道。

秋昙颔首,心道这个时代女人读书的少,不学也没什么,于是只道往后谁要想学来寻她便是。

第24章 劝导

已午时一刻了,周氏领郡主等人去饭厅用饭,还假惺惺地命人去请秦煜过来同吃,她没见春杏,只得让身边的嬷嬷去请。

秦煜自然不愿过来。

于是用饭时周氏故意同郡主道:“二哥儿是这个脾气,莫说是我,便是侯爷请他他也不定愿意来,平日我们也见不着他,只有逢年过节他才愿一家人用顿饭,所以他不过来郡主您可别恼了他。”

郡主心里一咯噔,原以为秦煜只是不爱言语,没想到性情如此古怪,她女儿又是个暴躁脾气,两人凑一块儿还不得把屋顶掀了?

郡主笑道:“各人有各人的脾性,我都明白的。”

而后,几人客客气气用了饭,周氏让秦昭领安平县主在府里四处逛逛,她则与郡主在饭厅里喝茶谈闲天。

两人云山雾绕地绕了一大圈,终于绕到正题上。

郡主试探周氏谁才是侯爷心里看重的,周氏拐着弯道:“我也不知侯爷的心思,不过说实在话,侯爷确实偏疼我们昭儿些,其实二哥儿也是好孩子,可他那乖戾性子如何与侯爷对付得来,尤其他双腿不便,自理尚不能够,更不消说仕途功名,嫡的长的,那都是虚名,要紧的还是能撑起这份家业。”

“是啊,可惜了,二哥儿的才情和箭术,都可惜了……”郡主深深叹道。

周氏也跟着唉叹一声,低头抿了口茶。

再说了会儿话,郡主母女便告辞回去了,周氏和秦昭亲自送到府门口,看着轿子走远这才往回走。

一进府门秦昭便抱怨起来,“娘,这县主真难伺候,我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我,全没点儿女儿家的温婉,儿不愿娶她。”

周氏哼了声,“你当人家看得上你?为娘听郡主的声口,很是赏识二哥儿,这回秋闱你若能高中,这婚事便成了,不然……”周氏恨铁不成钢地望着他,“你把心思用在学业上,少同你屋里那几个厮混。”

“可……”秦昭眉头皱成一团。

“可什么?难道你愿意一辈子屈居你二哥之下?把这偌大的家业也拱手让给他?”周氏驻足面对着他,将他的衣襟拉扯平整,语重心长道:“他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侯府世子,若将来真当了家,你拉得下脸去奉承他?儿啊,你要争,不仅是功名,还有婚事,这安平县主是大长公主的外孙女儿,父亲又是当年的镇国将军,虽然已过世,可军中多少人是他带出来的部下,只要娶了她,无论文武哪条路,都通了,明白么?”

秦昭颔首,向周氏拱手道:“母亲的教诲,儿知道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