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3)

这时,老太太起身指着他的书房,道:“煜哥儿最爱读书,咱们去他书房里逛逛,”说着,一行人便跟随老太太撩帘进了书房。

郡主见一排排险峰似的书架,和摆放得密密麻麻的书籍,很吃了一惊,道:“你家二郎真是个爱书之人,相比起来,我们竟是没读过好书,见识浅的,”她随意瞥了眼,便看见排头一本《治安书》,乃前朝大学士刘德墉所著,世间独此一本,渐渐目光又移到书案上,却见放着几本医书,她不由想到秦煜的腿,又在心里可惜了一回。

老太太听郡主如此说,谦道:“都是些平常的书,哪比得上您府上的藏书丰富。”

子烨走到他书案前,饶有兴致地拿了两本翻看,安平县主却已经开始头疼,想着秦煜的藏书浩如烟海,他本人定是个爱看书的,该不会自己嫁过来之后得日日陪他看书吧?那还不如嫁给秦昭呢!

秦煜强忍着不耐烦,他一向不喜生人碰他的书,若非老太太在,他这会儿已经赶人了。

正好周氏派人来请她们用午饭,众人这才走出书房。

秦煜因腿脚不适,不去前厅用饭,子烨说仰慕秦煜已久,想留下来切磋棋艺,也不去了。

老太太没强求二人,只命秋昙好好服侍主子和客人,又叮嘱厨下炒几样新鲜的菜蔬招待,这便同郡主母女往前厅用饭去了。

她们前脚刚出院门,后脚秦煜便命守诚关窗,待窗关好便屏退了守诚和秋昙,书房里只剩下两人。

子烨半倚书案,端着那本秦煜做了批注的《盐铁论》看得入迷,突然他一拍书案,连叹三个好,两眼放光望着秦煜道:“秦二郎,我只恨没早认得你,看了你对《非鞅》《晁错》这两篇的批注我才知这世上竟有人与我有一样的想头,那日芙蓉园见你赢柳不知我便想结识你,可惜那时你急着回府,我这才托了郡主领我来拜会。”

秦煜漫不经心转着拇指上的青玉扳指,嘴角一丝淡淡的笑意,“你说想与我结识,却连真名也不透露,胶东王?”

子烨诧异万分,他眉头微挑,“哗”的一声合上骨扇,朝秦煜走去,“你竟认出了我?”

当日此人还扳指时,秦煜便发觉他手上戴了个刻龙纹的翡翠扳指,今儿这人与县主同来,县主说他是自己的远房亲戚,可见他是皇室中人,且侯夫人和老太太都没认出他,他又自称子烨,王爷中带烨字的只有八岁便派往封地的胶东王,所以秦煜才断定是他。

胶东王今年二十有三,乃已故贤妃之子,按本朝律法,王爷弱冠之年才会被派往封地,为何胶东王小小年纪便去了封地,无人知晓,两月前他突然回京,众人只知是皇帝召见,究竟为何,也无人知晓。

第56章 心机boy

接着,胶东王向秦煜致了歉,就一本《盐铁论》同秦煜聊了起来,二人愈聊愈投机,简直相见恨晚,直到守诚请他们用饭请了三回,二人才从书房出来。

因自小长在外头,胶东王幼时便游历名山大川,友人遍地,见闻颇广。

在饭桌上,他同秦煜说了许多民间传说和趣事儿,渐渐又说到百姓,各级地方官员如何如何,秦煜虽没有真正见识过,可古今典籍读了许多,世上的事千百年来循环往复,一事通便万事通了,他总能切中要害,说出道理,如此,胶东王更对他敬佩有加,“你竟不像从未出过府门的人,倒像见识过天地,反而我走南闯北,见识还不如你。”

“王爷过谦了,”秦煜笑道。

这些年来他难得如此高兴,因腿脚不便,他只能龟缩在府里,任一群主子奴才编排,胸中抱负不得施展,也无人可言说,今日得遇胶东王这样见多识广,才学渊博之人,他便分外话多,甚至亲自为他斟了杯酒,与之共饮,胶东王也以自己的龙纹玉佩相赠,二人互引为知己。

用罢午饭,二人天南海北谈了半个时辰,便有郡主身边的奴婢过来请胶东王过去,二人惜别。

回去的路上,胶东王思虑许久,终于劝安平县主道:“文乐,我看你与那秦家二郎不配,还是另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