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贬义是事实。

孩子连裤子都没得穿,光着屁股在村里跑。

大人身上穿的也过于破旧了,用苏甘霖的话来说,那衣服的破烂程度,比路边的乞丐也没差多少了。

林狗子跟苏六子连忙附和着:“里正,您说,俺们照做!”

这一路上,里正的殚精竭虑他们看着眼里,对曾经那个爱和稀泥的老头,已经模糊了。

如今满眼都是,面前这个瘦小的老人,带着他们从南到北,迁徙了近半年的路。

“咱们今晚先将就将就,休息一晚。咱们苏家村不少男人会盖房子。

明个儿,咱们去城里买些青砖瓦块啥的,自己先盖着。

明天一早,女人、孩子、老人,把碎石头捡一捡,把杂草杵一杵。

男人们用现有的工具,先挖地基。”

这一路上,半大的孩子当大人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不知不觉间,商量事情的时候,不再是男人的天下。

女人们逐渐也渗透进来。

苏小小举起手:“二爷爷,我建议,咱们把路上的石头清理干净,来回走路也方便。”

众人想起一路上,脚底板还疼着呢,一个个纷纷点头:“对对对,里正,临近桃山村那五里路,简直没法下脚,咱们也修一修吧!”

一个汉子特意把自己的鞋底抬了起来:“里正,你瞧,我媳妇给我纳的千层底鞋子,走了一路了,都没破,愣是在桃山村前面那条道上给我磨破了。”

看着露着脚拇指的汉子,旁边的人连忙离他远点。

“放下来!放下来!”

“大山,你这脚多久没洗了,真味!”

“哈哈哈哈哈!”

又有人问:“里正,咱们这么多人,合起伙来盖房子肯定快,但是先盖谁家的啊?”

“对啊,里正。”

第175章 修路被拦

大家心里都想先住进房子里去,先不说别的,如今入了秋,白天还行。

一到晚上孩子冻的都有些发抖了。

苏甘霖是个有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领导,想了想他掏出一本册子来。

“咱们先盖个祠堂!让孩子和老人住进去,再盖房子!”

“好!这个主意好!”

这一路风风雨雨过来了,他们大老爷们还能顶得住,妇孺咋能扛得住夜里的冷呢!

因为要住进不少人,这祠堂开始盖的也不小。

“对了,里正,咱们还没买地!”

苏甘霖想了想:“明个儿,我就去县衙里问问户籍落户和盖房子的事。”

这事需要里正亲自去,旁人办不了这事。

苏家村和桃山村是一起合并到了一起,那羊北县的主薄瞧着人多和于谦的那封信,卖给苏甘霖一个好。

倒是没有罢了苏甘霖的里正之职,不过落户的时候,变成了桃山村的里正。

这事,桃山村的村民还不清楚。

毕竟很少有里正与村长同时共存的,一般多为兼任。

原本苏甘霖还想跟拓跋宏提一提这个事情,毕竟他们初来乍到,也不想得罪人。

但是被那个老婆子的一番唱念做打,里正彻底卸了这个心思。

没错,如今的苏甘霖已经成为了桃山村的里正,只是桃山村的村民们还不知晓。

因为拓跋宏的村长职务也没有撤销,苏甘霖打算直接不管也不说。

你管你们的事,我管我们的事。

倒不是高游欺负人,故意把人送到桃山村,这个犄角旮旯里。

反而是,别的村子根本一下子容纳不了一个村子的人。

“那成,明个儿,我去县城看看砖块怎么卖。大家伙的一下子都盖房子,怕是要不少砖块。”

“对了,里正咱们盖完祠堂盖谁家啊?”

苏甘霖慢吞吞的给了个结果:“今晚,咱们抽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