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红妆 苏允时罗煜卿 2213 字 16天前

“喂,那杜知县身上,闻到了没有?”捅捅高远,苏允时悄悄问。

“没有,什么啊?”

“他身上的味道,那熏香。”苏允时凑近他耳,看着他侧颈上的印记说。

高远使劲吸吸鼻子,弄出很大声响,引得那几个人都看向他。“你是狗吗?连人身上的味都闻得到。”

苏允时摇摇头,那杜宛身上的味道幽幽的,不知道为什么,闻到就觉得特别舒服。连那枯瘦清奇的人,好像也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那么,我带几位大人去看一下那些暴民。”杜宛扶了桌子站起,一个趔趄,苏允时下意识的想去接,那身子已经落在了李元手里。

“李元,有劳你了。”杜宛看向三人,“多有失礼,让大家见笑。”

“你对那知县不错,没想到你好这一口。”罗煜卿目不斜视的走过,留下一句。

暴民骚乱,其中十人被判定秋后问斩,如今时日已经不多,此时还能被提审,是最后的机会申冤保命。

堂下跪了那十个死刑犯,均是沉默不语,面色与死人无异。

“两位大人,苏兄,这就是那几个首犯。”杜宛伸出苍白的手指,示意他们可以开始。

“我听说,北疆暴乱已不是一次,应该是自成一派的势力想要独立,又成不了气候,只能小打小闹。”苏允时坐在杜宛和罗煜卿中间,左边靠靠右边凑凑,最终靠近了杜宛这边。

“人尽皆知。”罗煜卿挑挑眉,不客气了的从后面拽了苏允时过来,“你就这样查案?”

“罗将军若是不满意,我还有个旧相好在大理寺做事,我勾勾指头,他绝对马上过来。”苏允时压低了声说,马上又扬高了声:“这些人,可是流民?”

“验明正身,都是本地平民,有里正作证和在册户籍。”

高远走下去,到一个壮年男子跟前停下,痛心疾首曰:“你干什么不好,看你的样子也是拖家带口的,你抹脖子去了,孤儿寡母的怎么生活!”

这个高远,今天好像特别的多愁善感。

那人终于抬起眼,却是浊浊的无神:“劳烦费心,他们有人管。”

高远吃了瘪,正要跳脚,就听那边李元说:“高大人,本地有一个富商,平日乐善好施,若是穷人乞丐什么的,总有一口热饭吃。”

“难怪这街上没有乞丐,原来全都温饱无忧,这余富商还真是富可敌国,他买什么的?”苏允时皱了眉头,明显听出话里有问题。

“这余富商做的是转卖生意,卖米、棉、锦缎之类的到元国。”杜宛答,“都是正当生意,也赚了北蛮不少钱。”

“哦,我也知道以前中原有一户,跟这差不多,最后――”罗煜卿顿了顿,“满门抄斩,没留活口。这施粥的光景,倒是很多年没见了。”

“将军说的可是十年前的游家,刺客游旋?”李元接了话茬,眼睛看向苏允时,此时正凝视着罗煜卿微笑的侧脸。

“李师爷知道得不少。”

“这中原的连坐制度,我们这里是不用的。一人做事一人当,干家人何时?”李元显然十分厌弃这一制度,“那游氏一族,就因为一人犯事而全族覆灭,可怜好人死的糊里糊涂啊。”

“李师爷此言差矣,那株连九族,必定是要斩草除根,再大的冤仇就此了结,干干净净,河清海晏。”苏允时开口,一张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李元低头微笑,“苏大人真是生性豁达,但愿如此吧,好一个河清海晏。”

“三点。”苏允时伸出三个指头,向伙计挥了挥。那个伙计心领神会,不一会儿就拿了三碗油茶,摆到了桌上。

白色的热气一缕缕上升,苏公子捧了碗咝咝啦啦的喝,一边喝一边说:“嗯,不愧是北疆特产,就是不一样。”

罗煜卿看他好似饿死鬼般的吃相,等到一碗即将见底才等到空问:“什么三点?”

“第一,暴乱既是为了独立之事起,流民又多为边境之人,说这事完全没有流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