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也说不定楚王生死之谜的皇上只有另寻言语劝慰皇后,同时也在借机安慰自己。
“□□就曾预言过楚王是大富大贵不同寻常之人,妾也相信楚王一定会没事的。”连日来心绪不宁的皇后也只能这般自我安慰。
未央九年――
自那年楚王失踪已有四年,这几年皇上、楚王妃、李景遂等等与楚王有关的人纷纷派出了精锐人马到处寻找楚王的下落,寻找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整个唐境被人们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找到,就在人们渐渐失去信心放弃寻找的时候楚王妃却意外的发现了点蛛丝马迹。
原本楚王就是唐国的强劲守护力唐国数年来无人感扰百姓生活安康,自打楚王出征遭遇意外生死未卜的消息被有心人士‘一不小心’透露出去后许多早已虎视眈眈想分刮唐国这一块大肥肉的强国纷纷联合时不时地骚扰唐境扰得李弘冀很是心烦。
持续不断的战争让黎民百姓对此很苦恼,更有甚者对上位者不满以诗为喻暗讽上位者无能,甚至拿楚王说事言语间直指皇帝不满楚王势力日渐独大大有取代他的意思,便借着其他由头让楚王就此消失。
“混账,这都是些什么事呀?所有脏水都往朕的身上泼。”皇上看着桌上的奏章勃然大怒一把将那些奏折一扫而落,“彻查,都给朕彻查,都给朕查清楚这件事是谁先起头的。”
“诺。”不得已的吏部尚书陈俊唯唯诺诺地接下了这份闹心的差事。
京城中的流言就像是疯狂的病毒般一旦碰触就遍地开花到处就是,不知是哪个好事之徒挑起的事端矛头直指当今圣上,帝上闻之勃然大怒让吏部尚书也无力消化这件事。
“陈大人请留步。”朝会刚一散朝御史令常春便喊住陈俊,他向四周瞟了一眼见周围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便神神秘秘地跟陈俊低声言道,“陈大人,此次皇上所任之事必有蹊跷,大人还是小心为好。”
常春那番姿态好似预先知道什么秘闻似的,陈俊听闻常春那番说辞后分外诧异,“常大人似乎对此事有所耳闻,亦或者有所见地,还望大人赐教。”
“这么跟你说吧,你想想当初楚王爷是怎么死的,先不说自古战场无眼死伤难免,你说谁上战场不行可偏偏就是楚王殿下,就是因为楚王去了边疆至今未归恐怕早已尸骨无存了,如今这满京城的流言恐怕是一些有心之士有意为之。”常春神神秘秘地看着周围的人群忽而意有所指的道,“你想想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皇后还是司徒府闻名遐迩的才女时,楚王殿下对皇后娘娘是怎样的皇后娘娘对楚王殿下又是怎样的态度。楚王殿下又为何避走外乡数年又为何突然回京,一切都让人不得不联想一番。”
当今圣上、皇后与楚王的一段旧事早已是宫闱中人尽皆知的秘密,当初楚王为了成全圣上和皇后离京闯荡数年又因为帮助皇后渡过难关而回京默默地守护在皇后身边。皇后对楚王的态度也让人们猜不透,当初就是因为楚王的突然回归差点让圣上与皇后的婚事告吹,说圣上不记恨在心肯定是假的,毕竟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够对情敌放宽心的,哪怕那人是自己至亲的弟弟也不行。
正是因为这样多年来几乎没有被人提及的那段往事又在多年以后便被有心之人挖掘出来,甚至恶意中伤王室。
后梁兵力在几个盘踞在中原的泱泱大国之中算是弱势群体,一直以来后梁国力薄弱尤其是梁国国主追崇儒家文学,甚少发展武力造成了用兵之日无可用之兵的窘境,这就造成了后梁处处受他人制约。长期被他国欺凌的后梁被逼无奈之下只得向友邻之邦唐国求助。
“尊敬的唐国皇帝,此番我奉我大梁国主之命前来唐国欲与唐主结缔秦晋之好。”一身梁国特有的棉麻文衫的梁国使臣目光索索的望着高坐在鎏金宝座上的李弘冀信心十足地请求唐主的点头应允。
此刻立于金銮殿中的诸位朝臣在见到梁国使臣时早已是惊异不已,片刻回神之后窃窃私语不已。
“看见没,那梁国使臣好像失踪已久的楚王爷。”
“不能吧,楚王不是早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