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隔壁是个卖菜的,门口摆满了菜筐,住在这里,都不用逛菜市场。

对面是个音像店,店门口的音响整天播放流行歌曲,许梦瑶也是他们店的常客,她经常过来买碟,音像店隔壁是个包子铺,包子铺紧挨着一个小卖铺,买油盐酱醋日用百货也方便。

更重要的是,离一中还很近,步行最多五分钟的路程。

苏椒椒越看越满意,立刻交了五十块钱的押金,租了下来。

一百的房租讲到了八十,一交半年。

能省就省。

屋里除了一张床,啥都没有。

苏椒椒做事不想拖,她去旧货店挑了几件家具,衣橱,写字桌,椅子还有一些小物件,加上煤气罐锅碗瓢盆,还有冬天用的炉子,她都买下了,花了将近二百块。

不到两个小时,所有用品就已经置办齐全了。

为了节省时间,娘俩兵分两路,陈桂兰回家置办被褥,收拾行李,一点一点地往这边搬,苏椒椒则去了化肥厂家属院找刘莹借宿,顺便跟刘莹说一声她在小吃街租房子的事。

再就是,她明天还要去佳丽服装厂拿货,回村里住不方便。

苏椒椒去小卖铺买了一大包零食,提着去了化肥厂家属院找刘莹。

屋里亮着灯。

见了苏椒椒,刘莹笑容满面地说道:“椒椒,你快过来坐下,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苏椒椒小心翼翼地挨着她坐下来,刘莹哈哈笑,“放心,床塌不了,以后咱们不在这里住了,我要搬到胶县五交化公司宿舍里去了,你随时都能去找我。”

第49章 有钱才有底气

刘莹表姐夫范建华的高中同学是胶县五交化公司的总经理,范建华受老同学的邀请担任他们五交化公司的旗下所属单位的负责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范建华需要人手,就把刘莹调了过去。

对刘莹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

胶县五交化公司是国企,在胶县城绝对是个好单位,旗下所属单位的员工签订的合同,相比服装厂肉联厂,福利待遇会更好一些。

刘莹虽然是农村户口,但不影响她成为农村合同工,成了合同工就意味着公司给投社保。

有了社保就有底气。

前世苏椒椒在佳丽服装厂工作了两年,依然是临时工,都没能签上合同,她还是去了帝都以后,进入了嘉和集团旗下的针织公司,才签订了劳动合同。

五交化公司主要就是经营五金类,交通类,化工类之类的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的公司,业务广泛,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效益比较好,一般人根本进不去。

九十年代,胶县城的好多国企事业单位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的号召,纷纷成立下属单位,而且单位的规模都不大,通常都是在自家单位门口建一排门头房,成立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公司,自负盈亏。

据她所知,五交化公司下属的单位有五交化饭店,装潢公司,种子物资公司,化肥公司,说是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个挂着公司牌子的办公室,看起来比较高大上。

不过五交化公司的下属单位也的确做了不少实事,比如农忙的时候卖化肥,卖种子,前世她有一次路过五交化公司,就看见物资公司门口排了长队,好多人都去买拌了草木灰的优质土豆,说产量特别高。

“还还真是个好消息。”苏椒椒很为刘莹高兴,这份工作比起她在华联商场卖胶卷,要好得多,“你什么时候搬家,要是周末我就能帮你一块搬。”

“不用,我没多点东西。”刘莹哼着小曲,摆摆手,“我表姐夫把我安排在饭店当出纳,工作不累,而且管吃管住。”

“那就好。”苏椒椒也觉得这个工作不错,又把她在小吃街租房子的事告诉了刘莹,刘莹一听就抱了抱她,红着眼圈道,“椒椒,我以为我挺难的,谁知道你比我更难,上个学还得自己赚学费,你爸爸真是鬼迷心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