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4)

报答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醒悟过来: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大家商量好,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在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真的开花了,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为人间兴云降雨。从此以后,二月初二就成了春龙节,这一天,岳海润一行走出了景灵县。

时令惊蛰,大地已从冬眠中渐渐复苏,岳海润一行走太原,出原平,一路北上,经大同过右玉,来到对蒙贸易的西口――苍老的杀虎口。

太阳在西山逐渐西沉,目视长城,终于见到一代威武的雄关,灵儿激动万分,而岳海润却心事重重,灵儿看了一眼忧郁中的岳海润,说:“大哥,您……”岳海润说:“当年的祖先就是走出这里才走出岳家的今天的,更有千万乡亲此处走出再未回归,所以,我每当来此就有一种令人无法释怀的感觉。”

古老的长城脚下,有着同样苍老的一座城堡――杀虎堡。岳海润一行在一家山西人开的无力客栈里安顿了下来。此时蒙古荒原的大风卷着不竭的黄尘呼啸而来,从残破的堡墙上掠过,似乎在奋力地翻开这册古老的历史巨著。灵儿独自一人从客栈中走了出来,站在黄沙落处,似乎在这个令人心灵震撼的废墟中,去感受历史的体温,触摸历史的脉动,解读那早已远去的战争撕杀和如今的晋商繁荣。在西风古道中,灵儿凝视着在狂风中颤动的杀虎口,似乎感觉到那秦王霸气、汉唐雄风;突厥落马、契丹溃军;蒙古东征、康熙西进;民族争战与交融,每一页历史仿佛都是这样的沉重、清晰而又朦胧。她似乎看到那写进史籍的历史在沉睡,仿佛听到写在大地的历史在山野中呻吟。

刘一山走到了灵儿的身旁,说:“小姐,风大,您回去吧。”灵儿说:“当年康熙爷西行凯旋,在这里大宴平叛功臣,挥毫改杀胡口为杀虎口,蒙汉为盟靖边安定,从此战马卸鞍,硝烟散尽,我想才留下了这边关贸易的豪情盛景。”刘一山说问:“杀虎口的来历你也知道?”灵儿说:“我是山西人啊,在宫里呆了这些年又怎能不知呢?不过,看长城我可是第一次。”刘一山说:“这里自古是边关要隘,历代王朝设衙驻将,屯扎重兵,严密扼守。这里地形险要,但匪徒也很多。我来就是为你增加一份安全。”灵儿说:“谢谢。”

眼前是如浪的人潮,耳边是悦耳的驼铃、长啸的马嘶,不息的叫卖,仿佛是大风拨动着长城的琴弦吟唱起的不朽诗篇,这声音却又是那样的深沉而悠远。

灵儿站立了许久才返回了客栈。

没有月亮的夜,显的深沉,客栈里,几天的旅途早已催眠了劳累的人们,岳海润从客房中走出,后院是停放的银车,尽管有人押镖,他还是放心不下,他慢慢地朝后院走去,刚准备入后院,一人忽然就从房上跃了下来说:“东家,是我,”这时岳海润才反映过来,说:“刘一山?”刘一山说:“是的,您回去吧,有我们,一切尽管放心好了。”岳海润说:“一定要注意防范。”

岳海润抬头凝视着天上的星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柳智信听到有人说话也走了过来说:“东家,您还没有睡?”岳海润说:“睡不着,出来走走。”岳海润转了一圈后返回入睡。

已过三更,刘一山听到了远处有了动静,他翻身跃到了房顶,但见院墙外几个黑影闪身正抛锚而上,黑影人还未跃,刘一山已经从房顶上轻功飞跃了过去,人到拳到,三个黑影人瞬间就倒在了地下。同来的有七八个人,都是这一带的窃匪,他们几个也不含糊,拨刀就围攻刘一山。

“哼哼……就你们几个蟊贼也敢来窃镖?”刘一山笑着对围攻他的窃匪说。

几个匪徒并不理会刘一山的话,“弟兄们,上!”一个匪徒说着就舞刀向刘一山砍来,刘一山轻松躲过,众匪徒蜂拥而上。

刘一山赤手轻松应对着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