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3)

椟玉还不明白,这卑劣的心出于什么,他只是直觉地想囚住李檀,后来才懂其中真意。

可如今,他要亲手将李檀折断的羽翼还给她,将这天下的权柄再次交给她,只因李檀是他唯一能信之人,唯一可托付之人,唯一挂念的人。

“朕主意已定,亲征之时,由太后代为训政。”议论未平,椟玉便又抛下了第二个决定。

等目瞪口呆的众人反应过来,便明白这大概是太后与皇帝两人已达成了协议,太后的手段众臣早些年都是见过的,由她来执掌京城事宜,便是定王留京,大概也翻不出多少声浪。

可……可这好容易让太后还政,皇帝便真如此放心再将大权交出?

可椟玉力排众议,定下了此事,亲率八万大军,点雍国公领中军大将军,引兵直驱北境,太后留守京城,代掌朝政。

半月后,椟玉率六军从京城出发,雍国公率余部前后相继,剑指北狄。

他出发的那一日,李檀去送了他。

万千兵马陈于城墙外,沉压压一片人影,一眼望之不尽,铁甲冰凉,寒刃朝天闪着孤光,李檀便要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地方,送她的椟玉走,奔赴那遥遥难望的边疆。两人相对站着,就这么望着彼此,中间只离数尺,却仿佛隔着京城繁花到铁马冰河。

椟玉扬起一个笑,如春风一样,暖融融的,那么光明而又坦荡,如同最初终于摘到石榴捧来她跟前的那个少年。他开口,“藏珠,等我回来。”他什么都不必叮嘱,什么都不必承诺,只这一句,藏珠都会懂的。

李檀望着她的少年郎,望着他眼中的波光,往前迈了一步,却是错身而过。

只是,在擦身之际,在重重宽袖之下,十指微错、收拢,贪恋这一时温暖相依,藏珠的眸子被天光染得微微亮,泛着一片琥珀色,她今日散了发,风扬了她的头发拂到椟玉的脸庞。

她不能拥抱他的爱人,不能与他并肩,不能吻别,不能让人看出痕迹,那便让这青丝替她如愿。藏珠觉得想说些什么,想告诉椟玉她此刻她心脏里汹涌而来的情绪,可又觉得什么都不用说,藏珠和椟玉之间,什么都不用多说。

于是她只说了一句。

“我等你回来。”

捌拾伍、石榴

大军开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乌压压得绵延好长一片,徐徐向前行进,此一去便是天长路远魂飞苦,万里关山难渡。

李檀站在城墙上,远远望着被护在中路的明黄色旗子,白日的阳光照得她有些张不开眼,可她却还是站在那里看着,散开的发被高处喧嚣的风吹得四散,乌黑的发丝绕在唇上,镀上了一层暖金色,整个人被照得有些透明,仿佛下一刻就要凌风而去。

直等到再也望不见那片明黄,李檀拢了自己的发挽了上去,转身而去。

第二日,太后便正式开始代为训政,她原来执政时手段从里狠辣,对朝事把控极严,众臣心里都有些犯嘀咕,不知道这个训政是个什么路数,太后与皇帝关系到底如何,居然这样放心就将朝政交给了太后,要知道太后可是出身李家、掌权多年,如今重得权柄,皇帝无子又亲征在外,她心中到底如何想的,可会……

李檀却不管众人脸色,甫一训政便立刻着手新政事宜,要求加大执行力度,原本行刺一事为新政埋下些非议,可如今皇帝离京,那些非议也就有些落了空,而李檀父亲当年的政绩有目共睹,如今她以强硬的姿态要求此事,反而显得底气更足。

也有人想再推一推,太师出列劝谏道:“太后,如今皇帝离京,万事以亲征为先,是否应该暂缓新政,在后方全力支持为佳?”

李檀勾了点唇角,居高视下,“你的意思是,哀家心中不顾及皇上?”

如此直接的话一下子让太师没了声音,还没等他回什么,李檀又朗声说道:“哀家与皇帝母子情深,多少年来相依为命,正是因为如今皇帝亲征,哀家受皇帝之托,承先父之策,越是这样的关头,便越不能放弃新政,只有新政立起来了,才能让国库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