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徐循还是很能理解的,换做是她,表现得可能比韩桂兰更差,指不定就操刀和她那亲兄同归于尽了。
“好了,都是过去的事了。”她挥了挥手,“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还提这个做什么?”
本来只打算找个借口,把韩桂兰要过来的点点要识字,钱嬷嬷就是最好的老师。她要韩桂兰,都不是看重她的才学,只是多少对皇帝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而已,六局一司中,没有差遣的女官月俸银子不多,在宫里,除了宫妃身边的那些都人以外,一般女史、宫女用钱之处也不少,韩桂兰没了权昭容的庇护,日子过得不会很顺意的,到了永安宫里,起码能有个太平生活。
不过现在,徐循改了主意。“请你来教点点认字,其实也就是个说头,不过我这里的确缺人使用,不知韩女史可识文断字?”
韩桂兰道,“虽然出身不算显贵,但毕竟也是朝鲜世族,在朝鲜时就会说汉语,还会做些不通的诗词。来到国朝以后,此地文英荟萃,胜过故国许多,侍奉权昭容之余,经常借阅图书,也算是粗通文理。”
徐循问她都念过什么书,韩桂兰便和报菜名似的报了一长串,根据介绍,儒学经典什么的都是自小就诵读熟悉的,不过朝鲜文气不盛,好老师不多,她只是熟读而已,对于其中道理不过似懂非懂。但一些女儿家更爱的音韵、诗词,要更精通许多。
徐循又问她有何才艺,韩桂兰介绍出来无非也就是那几种,都是宫中有更擅长的嬷嬷的,要说胜人一筹的长处,倒真是没有多少。据她自言,因为出身敏感,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六局一司只能做些帮忙的杂活,无人把差事给付。
要做六局一司的工作,也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上手的,对种种宫规的熟悉是一,会做人会来事是二,第三专业素质也要过得去。就如同徐循永安宫的几个大嬷嬷,赵嬷嬷一直管帐,就会打算盘等等,虽然徐循取中了她的为人,但也不可能因此便贸然大用,她思忖了一番,便笑道,“点点性子倔,你没生养过,我怕你是带不来,倒是壮儿那里,他有个乳母前日生病出去了,少了个人,你便过去照看一番吧。”
韩桂兰眼神闪动,毅然道,“娘娘请放心,奴必定尽心尽力,死而后已。”
徐循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她这话咬得特别慎重,等韩桂兰退下去了,才猛然回过神来,却也不禁是哑然失笑:这小姑娘虽然聪慧,但年岁也太小了点,就不想想,自己要是有什么心思,身边会少人使用吗?就缺人到这个地步,要拉上她一个生人了?
不过,多心的并不止是韩桂兰一人,齐养娘显然也不是个大大咧咧的实心眼。徐循把韩桂兰打发过去没有几日,她便来寻徐循,跪下进谏道,“娘娘,奴婢有一事,憋在心中已经许久了。”
“你说。”徐循多少也猜出来一点了。
201、不来
姆姆,去哪?”壮儿揉着眼,还有些迷糊。“姐姐呢?”
惯常十分和气的姆姆,今日的表情有些……壮儿也说不上来,就觉得姆姆好像不是那样开心,让他也有点紧张起来,揪着姆姆的衣领又问了一遍,“姐姐呢?”
姆姆好像也感觉到了他的不高兴,她摸了摸壮儿的头,笑道,“姐姐出去玩儿了,我们也出去玩好吗?”
壮儿素来是喜欢姐姐的,他觉得姐姐可厉害,虽然也说不出厉害在什么地方,但要比另外两个姐姐,还有哥哥,都和他更亲。听说姐姐出去玩儿了,他便也想出去,顺从地点了点头,倚在姆姆怀里,被她抱着上了轿子,才仿佛意识到,今天好像不是去花园里玩,去花园,都是走过去的,要坐轿子,那就应该是要去大园子里了。
每回去大园子,姐姐都和他坐在一起的,壮儿立刻就问姆姆,“姐姐呢?”
姆姆回答他,“姐姐不去,就咱们自己去。”
壮儿便有些不高兴了,但他性子好,不如点点那样倔强,虽然不高兴,但也不哭不闹,只是垂首坐在姆姆怀里,低声道,“姐姐……”
姆姆拿出个小手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