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争议的主母人物,诸人得了吩咐,自去办事。太后又吩咐皇贵妃,“让妃嫔们一体排班来侍疾吧……”
她禁不住也哽咽了一下,“至于孩子们,太子身份贵重乃是储君,就别来了,壮儿年小,且也是男丁,亦不必来。余下三个女儿,都一道来服侍父亲,尽孝一番吧,这可能是……”
疟疾能否传染,到如今都无定论,似乎照料病人,染病几率也不是很高,不比痘疹,必定是要发过的人才能照料。但哪怕有一丝机会,为了稳妥,也不能让两个男孩子过来,至于女孩们,比起孝道,这点风险又是必须要冒,总不能因为怕染病,搞得皇帝病重都没个第二代服侍。这里的轻重,太后相信两个媳妇是清楚的,虽说都有些不情愿,但皇后为首,皇贵妃其次,也还是应了下来。
到目前为止,三人团队磨合得都还比较顺利,太后心中满意,看了皇后一眼,便道,“稍后阁老们要进来,你们如今且先回避出去好了,皇后好好看管太子,千万别让她也染病了,庶务还由皇贵妃管着,你们两人无需列班侍疾。”
话虽如此,但她也知道,此时两人必定是时常过来的。说实话,皇贵妃如此失魂落魄,还算是情理之中,但她是没想到,皇后居然也这么动情,按太后对她的一贯印象,此时她心中,怎么都该有些欣喜吧……
因着这突来的刺激,如今她的脑际一片清明、兴奋无匹,无数想法一个接一个地冒了上来,忧虑、伤感、无措,种种情绪混杂一块。才刚对皇后稍稍有些改观,太后立刻就忧虑起了栓儿来:若是大郎出事了,这孩子如何能坐得稳皇位?才刚上蒙学几年,都没有出阁读书经讲!再说了,年小没出过花,万一哪时天花一流行……
正是想入非非之际,屋外忽然奔了一人进来,跪地禀道,“回三位娘娘话不好了!罗嫔娘娘也打起摆子了!”
太后心脏一麻,差点喘不上气,好容易才缓了过来,却是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皇后、皇贵妃也各有一番惊异,慢了一拍才注意到她的境况,这边忙过来又把她放倒了喊太医,屋内忙成了一团。太后也顾不得别的了,一把捉住皇后的手,轻声而费力地道,“栓儿!栓儿!”
皇后亦是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面容都扭曲了,听到太后说话,忙道,“媳妇知道,媳妇立刻就去安顿栓儿!”
罗嫔的生死,并不足以让三人齐齐动容,问题是罗嫔一直是栓儿的保姆,她发病了,那……栓儿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更了~
234、病魔
从皇帝发病到现在,一个早上出的事比寻常两天三天、两月三月都要多。大家都是有点乱了方寸了,这边躺了太后,那边皇后回了坤宁宫,徐循也急着要去六尚办事现在也没功夫把六局一司的人叫到永安宫了,她亲自过去吩咐一下还比较快点。宫里连着两个重量级人物爆发疫病,这是很不好的兆头,说不定是疟疾又要卷土重来的先兆,到时若是满宫里都是病人,情况只会更糟。
可才出了乾清宫的堂屋呢,匆匆赶来的王瑾又把她给请回去了,他毕竟是在司礼监里办过差的人,和徐循的关注焦点都不一样。“娘娘,三位大学士已经进大门了!”
徐循还没反应过来呢,“我本就要从偏门出去”
从外廷进来,是从乾清宫正面进宫,徐循要去后廷,当然是往后门走,经过乾清、坤宁两宫中间的大广场去往六局一司所在的女官居处。
王瑾的声音也很急促,“老娘娘现在都躺下了,皇后娘娘在坤宁宫里照看太子殿下,您”
徐循这才恍然大悟:她要再走了,后宫根本都无人了。
这就像是一个家,男主人得病了,外头有门生什么的来问安,身边连个端茶倒水的女眷、晚辈都没有,第一不像话,第二也不合规矩,第三,说那什么点,这时候皇帝身边都不该离人,谁知道哪次醒来会是最后一次?圣训遗命如果就被宦官听去,那也不合适,万一他瞎编呢?万一他忘了呢?
不论平时说得多么响亮,后妃不能干预宫门以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