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的声音不对劲,他便好奇地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盯着司徒明的脸看。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非常豪气地把手里的毛笔以一道半圆形弧线的轨迹,干脆利落地抛进了青玉笔筒里,神奇之处在于,没有丝毫墨汁溅出。

国公爷站起身,离开了书案,脚步沉稳地走到司徒明身侧,伸出古铜色的大手,用力地拍了拍司徒明的左肩!

司徒明的肩膀震了震,而国公爷却是站如松,身姿依然十分沉稳。国公爷笑着打趣道:“小九啊!你今天满脸春色!难得!哈哈……不过,男儿志在报国,不可沉迷于酒色。”

司徒明对国公爷一点惧怕也没有,板着脸,一本正经地答道:“儿子知晓。父亲叫我过来,所为何事?”

国公爷脸上的笑意稍有收敛,换了副语气,稍显严肃地说道:“太后娘娘的千秋快要到了,你代我去一趟五台山,为太后娘娘烧一柱头香祈福,另外,把这串绿檀念珠带去给灵鹫寺的悟净方丈开光,切记要在太后千秋之前赶回来,到时候把开过光的念珠进献给太后。”

很多古代贵妇人在中年时就开始吃斋念佛,过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不知道是想一心向善呢?还是想洗去自己身上的半生罪孽?反正,太后娘娘也不能免俗,也处在这群信徒之内。

司徒明打开木匣子,看了一眼念珠,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坚毅地问道:“什么时候出发?”

国公爷语气铮铮地道:“今日是二十三,二十九出发!那天正是黄道吉日!”

国公爷对小儿子的疼爱是十分明显的,交代完了事情,他又不厌其烦地叮嘱了一番话,原本一个雷厉风行的汉子,此时变得有点唠唠叨叨起来。

司徒明习以为常,一面听着国公爷的嘱咐,一面在心里默默计算行程的长短。出了铁马轩,他就去安排这次随行的侍卫,像点兵点将一样,严肃地挑选了二十个侍卫。

安排好了正事之后,司徒明身姿笔挺地站在书案前,看着摆满书案的纸卷,心里骤然十分失落,身边的空气仿佛突然变得清冷了。他右手提起笔,刚想用作画来平息心境。

迅风又笑嘻嘻地跑来禀报道:“爷!二爷今天休沐,邀您一起去醉翁亭喝酒、赏戏!听说特意请了天音阁的旦角小花仙来!”

“不去!”司徒明脸上毫不感兴趣,严肃地拒绝之后,他不耐烦地扔掉笔,他脚步潇洒地迈向内院的方向,内心里毫无缘由的,他就是想去见钟未央。

迅风和迅雷鼓起眼睛对视一眼,满脸惊讶和不解。

上午的平蒙院里阳光正好,合欢树下清风徐徐,伴随着恩姐儿的稚嫩笑声,满院子的人都觉得高兴。钟未央搂着恩姐儿,坐在秋千上玩。

“九少爷回来了!”门口的婆子大声问候着。

钟未央转过脸,看向走过来的司徒明,心里默默地说着: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司徒明看了一眼恩姐儿,然后面无表情地看向钟未央,没说话,而是伸来了右手,意思十分明显。

钟未央没有犹豫, 吩咐清江带恩姐儿玩,她伸过手去,握住了司徒明的手,司徒明眸子里骤然绽出一抹笑意,手上稍稍用力,拉着钟未央靠近几步,两人并肩进了屋。

院子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树上的蝉和鸟雀还在不识时务地鸣唱着并不美妙的曲调。

恩姐儿抿着嘴巴,小脸上的欢快刹那间没有了,大大的眸子呆愣地看着钟未央和司徒明的背影,白嫩、微胖的小脸上,显现着一脸的懵懂,暂时忘记了玩耍。

赵嬷嬷瞪大了略带沧桑的眼睛,心里不敢置信,但是她又描述不出来,这会子究竟是有什么不一样了!她心里装着满肚子的疑惑,满脑子里盘旋着不对劲的感觉。

孙嬷嬷和其他丫鬟们都忍不住红了脸。这是个保守的社会,就算是夫妻,也很少有当众拉手的。在她们看来,钟未央和司徒明的举止太过亲密了。丫鬟们低下头不敢看,满脸通红,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混合了羞涩、艳羡、震惊、不敢相信、懵懂……

内室里,圆桌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