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那三个太医足足在慈宁宫待了三个时辰才离开。

皇上过问太后情况时,三位太医异口同声:情绪过急,气急攻心。

淑妃则是把自家大嫂,白家大夫人召进宫里大骂了一顿。

话里话外都是埋怨娘家,明知道白锦逸不中用,为何不换个人选?

当然,最气的还是李承昊。

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没能把刘家拉到凉王府的阵营来,还搭进去一个河东盐运史。

太子是在下朝后,听到有人议论,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当即赞了一句:“是门好亲事!”

太子发了话,即便那些人再看不上永宁伯府,也不好再多议论。

林云珠也履行承诺,请秦婉来家里,给她做了一桌子菜。

又给秦老大人和庞三夫人送了谢礼。

秦老大人的礼,是林文杰送去的。庞三夫人那边,自是她亲自去。

林文杰的婚事有林云紫和刘夫人操心。

林云珠就想着,既然食肆和点心铺子的生意稳了,是不是应该扩大生意范畴。

第65章 准备开分店

这个扩大,既可以是开发新的生意,也可以是开分店。总之,不能安于现状,得继续想办法赚钱才是。

林云珠最初的想法是开个甜品铺子。

有了食肆和点心铺子的经验,她觉得她原先的这个路子是对的。就是以新颖吸引人。

但若要开甜品铺子,首先就是要把甜品给弄出来。

在现代,材料齐全,而且很多都是半成品,做起来很方便。

可这古代,很多材料是没有的,她得费大量的时间去找寻替代品。这个替代品不好找不说,即便找到了,还得经过大量的尝试,才能弄出配方。

之前做点心就是这样。

但那时候,为了搭上寿春伯府,那是唯一的路。而且,那段时间为了避风头,也不大出门,都关在家里琢磨方子。

可现在不行,伯府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再这样干,有些浪费时间。

殪崋

再加上天气渐渐热了,不管是保存食材,还是甜品的口感,都离不开冰。

现在这个时代,冰可不便宜。

所以,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下了开甜品铺子的想法。

不开甜品铺子,那就是开分店。

但这分店开在什么地方呢?

林云珠和林云紫商议了一番,又花了一天时间实地考察,最后决定把这个分店开在距离京城约一百多里的百里镇。

并且将食肆和点心铺子开在一处。

为什么要开在百里镇?一个小镇能有什么消费能力?

林云珠和林云紫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这个百里镇就在青山书院所在的山脚下。

林云珠和林云紫把铺子开在这里,首要考虑的就是为林文康的交际铺路。

青山书院的学子和夫子不少。有外地来的,也有京城过去的。

书院自然也有食堂,但那仅限于填饱肚子。多么美味你就不用想了。

许多家资颇丰的学子,很少在食堂吃饭。

另外,这些学子也需要交际。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下馆子也是常事。

百里镇上面客栈多,饭馆倒是不多,有那么几家,但都是一些小馆子。

学子们的家境有好有坏,像“悠然居”这种环境好,价格不贵的食肆简直太适合书院的学子。

到时候,食肆开起来,林文康就能时常请些交好的同窗过来用饭。

与林文康交好的学子,或是学院的夫子,铺子里完全可以看在林文康的面子上给些折扣。

这些都是林文康的人情。

点心铺子在京城异常火爆,现在几乎是每日限量供应。想来书院的学子很多都听过“甜心坊”的大名。

若林文康时常送些“甜心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