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1 / 1)

在屋外都能听清,他们偶尔的杯盏碰撞声和他有规律的文书翻阅声。

她的影子被身后的光逐渐拉到地面上,引得屋内人向门口看去。

首位上的人也看了过来。

他们已许久未见。

熟悉的面貌变得有些陌生。

屋里的管事与姜佩兮身后的侍女都自觉离开,不去搅扰这难得的重逢。

“你好了么?”姜佩兮问屋里的人。

他站起身,手里还握着文书。听到问话,只是颔首。

“我可以过去了吗?”

因染病,他始终拒绝和她靠近。哪怕是隔着门扉说话都不行。

“你不会消失了,对吗?”她又问。

独自处理三县事务的时间里,姜佩兮磨练了胆量。她不再会为一些小事而担忧感伤。

并且在肩负他人生死的职位里,考虑自己的私心多少算是不称职。

她很少想这些。

姜佩兮总是逼着自己不去想,周朔消失后的世界。

可越这么做,深夜里的她便越发难过。

那样的世界,她无法想象。

周朔走向她,他走得很快,袍角像是被凌乱得打散。很难得,他没有顾忌仪态。

姜佩兮被他抱进怀里。他抱得很紧。

“对不起。”

周朔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道歉。

“原因?”

他开始列举自己的罪证,“不声不响离开,对不起。自作主张请姜主君照料你,对不起。没时刻考虑我们的家,对不起。”

至此姜佩兮才伸手抱他,她声音闷闷的,“那你会改吗?”

“会。”

“真的吗?你失信的次数太多,我很难再信你。”

“我立誓。”

“立誓也不可信。”姜佩兮控诉他,她仍旧记得周朔顶着誓言维持谎话骗自己的模样。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让步,“你记在心里,以后做到就行。”

从屋内走向屋外的这条路,姜佩兮一步没走。

可她却也走了许多步。

这条走向对方的路,究竟是谁的步数多,谁的步数少呢?

很难算清了。

127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朔很不赞成妻子留在这样的是非之地。

即使现在已有针对治疗的药方, 但他知道染病后要遭的罪。

周朔不希望所爱的妻子承受任何病痛。

他总隐晦地劝她离开,并且为之拟出许多假设。

“这么久没见,善儿应该也想你了吧?杏儿在江陵, 也不知习不习惯。”

“两个孩子都还小,长辈不在身边, 也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周朔并不直接劝她,亲口说出“回江陵吧”这种话。他总这么隔靴搔痒地感慨, 感慨后却不再多说半个字。

只留姜佩兮那颗被吊起的担忧之心。

姜佩兮给江陵写信, 询问孩子们的近况。

阿姐回信说, 母亲很喜欢善儿, 已把他养在身边,像照看幼时的她那样照看善儿。至于周杏则有些孤僻,平日不怎么说话,看着很闷。

早在周氏使者前往江陵时,姜氏就告诉使者,周三夫妇若是想念女儿, 可把孩子接回去。

但建兴始终没人来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阿姐的信不仅没让姜佩兮放心, 反而弄得她很不安。善儿和江陵沾亲,周杏完全就是外人。

六岁的小姑娘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寄人篱下。姜佩兮想着就心疼。

前世孤身抵达建兴后的种种茫然与不适, 如今依旧历历在目。

姜佩兮本期望来信能给予她留下的理由,却不想反成她离去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