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声喃喃:“已经是三更天了啊。”

萧妄道:“距离天亮还有段时间,你再睡会儿吧。”

“那你呢?”

萧妄莞尔一笑:“我不走,我就在这儿陪着你。”

他在桌边坐下,变戏法似的从袖袋里拿出一支银簪,开始细细地打磨雕琢。

燕辞晚盘腿坐在床上,身上裹着被褥,嘟哝道:“我睡不着。”

萧妄道:“那我陪你聊聊天吧。”

燕辞晚愁眉不展,她可以现在就带萧妄离开刺史府,可这样一来,就更加加重了他们身上的嫌疑,别人会认为他们是因为心虚才会三更半夜悄悄跑路,到时候他们就更加说不清了。

她很想弄清楚谢刺史的死因,但她对谢刺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于是问道。

“你对谢刺史此人的了解有多少?”

萧妄回想了下才道:“我听说他出身谢氏旁支,是天晟二十三年的探花郎,入翰林任职,深受仁献太子的赏识。他在仁献太子的扶持下一路平步青云,还不到三十岁就坐上礼部侍郎的位置,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但可惜,后来仁献太子被卷入谋逆案,太子一派失势,谢檀玉见风使舵背叛了仁献太子……”

第197章 行凶杀人

“当时仁献太子深陷困局,原本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见势不妙,或是离开,或是倒戈,谢檀玉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背叛了仁献太子后,投靠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二皇子李明光,他为了向李明光表达自己的诚意,精心书写了一封长达上千字的奏疏,那奏疏就是用来弹劾仁献太子图谋不轨、结党营私、谋权篡位等罪名的,此事闹得很大,还被史官写进了书中。”

燕辞晚听到这儿忍不住发言:“我以前翻阅史书时,曾看到过一段,那封奏疏写得十分精彩。”

若她是文帝,在看到那样一份有理有据、情绪饱满的奏疏时,十有八九会被其说动,进而加深对仁献太子的怀疑。

萧妄看了她一眼,普通人家是不会有史书的,她看的史书应该出自西州王府,可王府内的藏书是她一个护卫能随意翻看的吗?

他继续道:“后来二皇子李明光起兵失败,于牢狱之中自缢而亡,仁献太子也被叛军所杀,据传闻说仁献太子身死之时,身边只有谢檀玉一人,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是谢檀玉谋害了仁献太子。文帝彻查仁献太子被害之事,谢檀玉被关入大理寺牢中接受审问,可直到文帝病重驾崩后,也没能找到确凿有力的证据证明谢檀玉就是凶手。等到当今圣人继位,他用人不论出身,只论才能,谢檀玉虽然名声不好,但颇有才学。圣人下令将他释放,并让他进入翰林院,他花费十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开元礼》,再后来他就被外放到益州,成了这儿的刺史。”

燕辞晚蹙起眉:“仁献太子临终前身边为何只有谢檀玉一人?”

萧妄对此表示不清楚,他道:“这其实也只是传言而已,人云亦云,未必是真的。”

燕辞晚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我记得朝远之也曾追随过仁献太子,朝远之和谢檀玉应该算是旧相识吧?”

“他们同在仁献太子门下效力,彼此肯定是认识的,至于交情如何,这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萧妄说到这儿,目光里染上疑惑之色。

“你为何忽然对谢檀玉的事情如此感兴趣?”

燕辞晚对此早已想好借口,她道:“接下来我免不了要跟谢檀玉打交道,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地应对他啊。”

外面忽然响起喧闹声,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萧妄立刻收起银簪,道:“我出去看看。”

燕辞晚点点头:“嗯。”

她目送萧妄脚步匆匆地开门走了出去。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燕辞晚已经彻底没了睡意,她扯过搭在架子上的衣服,迅速穿上,顺手将头发绑成个简单的单髻。

很快萧妄就回来了,他皱着眉,沉声说道:“谢司法派人传来口信,说是谢刺史被人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