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世子和乐安侯次子带人入夜奸淫女子,被江湖人士所杀,三皇子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一时间便传的沸沸扬扬。
“果然……”萧宸叹息道。
三皇子是乐安侯的亲外甥,有这一层关系,自然有人想要趁着此事大做文章。
真正无辜的,只有村里的那些百姓,终归要成为权贵纷争里的牺牲品。
“必要的时候可推波助澜,不过留心行迹。”
等到回京,三皇子的事在京城都已闹得沸沸扬扬。
宁王世子和乐安侯次子各种欺男霸女,侵占田地之类的事都被人捅了出来,二人死后,宁王和乐安侯闹腾着要屠村的事也被传开了。
那个村子本就在三皇子的审问中死了些人,后来又闹腾起来,和三皇子的护卫起了冲突,又有死伤。
传言便成了三皇子有意屠村。
一众太学生跪在宫门口,求皇上严惩三皇子,还百姓公道。
知晓皇上受伤,太后带着后宫诸人于宫门内迎接。
萧宸还是第一次见到太后,头发略有些花白了,人却颇为精神。
只是看着太后的眉眼,萧宸心下有些震惊。
回到御春宫,萧宸都还在出神。
“殿下想什么呢?”叶蓁打发走了来给萧宸请安的蔡公公等人,回头却见萧宸坐在罗汉床径自发呆。
“我在想太后……”
“太后有什么可想的?”
“太后眉眼间很像一个人,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第18章 第18章 监国,选妃
萧宸越想越觉得太后眉眼间和段风很有几分相似,可段风的功法明明是巫族一脉……
段氏是巫族的嫡支,他原本觉得段风会行刺皇帝,是为了报多年前的大仇。
多年前,皇帝以巫族一脉祸乱朝纲为由,派兵剿灭巫族。
那于巫族,几乎是一场灭族的浩劫。从那场屠杀中逃出来的人寥寥无几。
巫族早有祖训,不得掺和进朝堂争斗中去。若因巫族人掺和朝廷之事而为族人引来灾劫,皆是因果报应,活下来的人也不得思虑报仇之事。
故而段姑姑多年来守着一个药庐悬壶济世,从未提起过要回黎朝报仇。
段风是想报巫族灭门之仇,还是另有缘故?
比起武艺,巫族人更擅长下蛊用毒,段风既有机会重伤皇帝,按理说就完全有机会弄死皇帝。
可皇帝和郑昭仪昏迷了几日之后,却醒了过来……
“让人查一查,当年说巫族祸乱朝纲,到底有哪些人牵涉进了朝堂之事,尤其留意可有和先太子、太后母族有牵连的人。”
“太后的母族乃是孟氏,若有牵扯孟氏一族,恐怕孟家不会安稳多年,皇后也不能稳居后位。殿下若有怀疑,先太子倒颇有可能。”叶蓁说道:“官兵剿灭巫族,是在皇帝登基的次年,也正是先太子死后的次年。”
太学生在宫门口一连闹了几日,朝中也有人上奏,三皇子不宜继续审问那桩案子。
更有人上折子弹劾宁王和乐安侯教子无方,纵容其子四处行恶。
皇帝下诏,让宣旨的内监于宁王府和乐安侯府门口斥责宁王和乐安侯教子无方。宁王世子虽死,却依旧褫夺了世子之位,贬为庶人,和其子嗣一道移出皇室宗碟。
并让两府拿出大笔的银钱安抚曾受二人荼毒的百姓。
三皇子即刻召回京城。
又过几日,因着那个村子死伤十几人,三皇子固然不是恶意杀害无辜,却也难辞其咎。故将三皇子禁足,无诏不得出。
江贵妃因替三皇子求情,也被禁足于寝宫。
而皇上因伤难以处理朝中事,固让四皇子和五皇子监国。
“此番倒是五皇子不声不响,竟也得到了和四皇子一同监国的权力。”萧宸感慨道。
三皇子自小养在皇后膝下,有孟氏和江氏的支持,一直都是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