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扩招也没扩招多少啊]
[古代都实行愚民政策,文化繁荣不繁荣的无所?谓了]
【除了学好儒家经?典以外,拥有儒家崇尚的美德也行,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举孝廉的察举制度,这一制度刚出?现的时候确实很好地缓解了当时储备官员质量不足的问题,广泛地吸收了地主阶级优秀人才。通过?察举制被推荐到中?央的人员也不是一开始就?让他当官的,也是让他们在郎署供职,经?过?考察由郎官再逐渐升迁。[1]】
【每个郡国每年都可?以推举孝廉各一人,是不是感觉人数好少?但这个时候汉朝的确不需要那么多官,太学还有一部分,而且举孝廉只是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除了举孝廉以外,还有其?他科目,刚刚我们已经?说过?了茂才科、贤良方正科、文学科,后面几个都是不定期举行的。不定期嘛,就?是有需要了就?搞一次,一直不需要就?一直不搞。[1]】
[董仲舒是个人才]
[反正不喜欢他,三纲五常什么的听起来就?反胃 ]
[最开始是好的,后来被曲解了]
[就?跟《女诫》一样吧]
[我以前还挺喜欢班昭的]
[不要对历史人物投入感情]
[可?是他们都好有魅力啊]
[对啊,班昭真?的好有才华,而且她本来的目的是好的]
[好心办坏事才是最恶心的]
[班昭要是知道她写的书对后面朝代的女性造成了多大伤害,肯定要怄死了]
汉,永初六年(112年)。
班昭眼前一片模糊,用手?一摸才发现自己流泪了。
她站起来,将手?边的书稿尽数扔到了火盆里,看着?火焰将墨字烧成灰烬,才坐下来,只是泪如雨下。
“班大家,您写的书……”宫人觉得可?惜,她可?是看着?班昭一笔一划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才写成这本书的。
“对大汉无用,对后世有害,又?留它做什么呢?”班昭道。大汉亡了,这本书流传下去有什么用呢?
【同样不定期的还有上书拜官。有的人啊很有才华,但是名声不显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营造名声甚至得罪了当地官员怎么办?就?可?以通过?上书的方式弄一个官当当。因为?当时皇帝鼓励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可?上书言国事以自荐。如果?你自己真?的有才又?对自己有自信,就?可?以毛遂自荐,反正不丢人。[1]】
【不过?要注意了,你上的书是皇帝亲自审阅的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书上是这么说的所?以可?不能胡写乱写,得拿出?最完美的答卷交上去。当时自荐的人可?不少,有千号人呢,只有很优秀的才会授以郎中?、给?事中?等官,当皇帝的顾问,然后就?可?以被授予官职了。上书拜官的代表人物有主父偃和东方朔等。这俩人大家应该都挺熟的,通常出?现于各汉武帝时期的穿越小说之中?,我就?不多说了。[1]】
[主父偃就?是那个提出?推恩制的吧]
[对啊,这人很有才但有点儿嚣张,最后死得挺惨]
【除了察举制和上书拜官以外,还有征辟制。一字一译,“征”和“辟”是不同的,高中?的时候经?常考,这俩都是表示授官,但有所?区别。征即征召,指皇帝直接征召有名望的贤良之士,被征召之后具体做什么不一定,有可?能当个顾问,也有可?能会委以高官重任,这个也是皇帝什么时候想?搞了就?什么时候搞。辟即辟除,指高级官员自辟僚属,怎样的高级官员呢?三公九卿或者刺史、郡守这些两千石大官吧。古代的官制其?实非常有意思,不过?我研究的不多,为?什么荀彧、郭嘉叫曹操叫主公呢?就?是因为?他们是曹操辟除的幕僚啊[1]。】
汉,建安五年(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