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出了意外,不可控的天幕提到?了周忱,还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生?平,于是所有人?知道周忱这次的坎儿已经过了。现在更重要的是江南的饥荒,全天下人?都能看到?天幕,也就意味着江南的粮价要涨了,朝廷得赶紧派人?去安抚民心、打击囤积居奇。

朱祁钰还打算派一个太医去周忱身边为他调理身体,周忱是洪武年间生?人?,已经年过古稀,这等恪忠尽职的老臣放在哪个朝代都值得珍惜。

明,万历十?年(1582)。

朱翊钧端坐在桌前,神色难辨。他不喜欢张居正这个老师,他们师生?关系也曾很融洽,但皇权和相权从来就是对立的关系,他是皇帝,不希望治下有权臣,而张居正这个老师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权臣了,而今再有天幕的加成,天下只知居正而不知皇帝了。

朱翊钧叹气,怎么让老师主动致仕呢?他还不想?对老师出手啊。

【而且明朝中期的社会?问题可不止江南重赋这一个,还有土地兼并严重、军屯制度被破坏、大地主逃避赋税、政府收入减少陷入财政危机、流民问题严重、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等等等等,尤其?是流民起?义,严重影响了明朝的统治。万历初年,这时候已经进入了明朝晚期,张居正开始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考成法、整饬边防、整治水利、清丈土地、一条鞭法等。】

[明清时期江南很难搞诶。]

[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局面就越来越复杂了。]

[现在经济重心也没北移回去。]

[哪个朝代农民生?活不困难?也就是现代技术发展之后种地才轻松了些。]

[明朝遇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挺普遍的。]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对后面朝代的这些改革措施很感兴趣,有些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不过如果要在大唐使用?还需多行商讨,一个成熟的国策从来不是皇帝一拍脑袋就完成的。

李世民更感兴趣的是后世的种田技术,可惜天幕从来都是简单提一句,不往深处讲解。粮食就是钱啊,如果大唐能有轻松耕作的技术,朝中的许多难题将迎刃而解。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在殿中走来走去,朱标跟在他身后走来走去。朱元璋突然停下,朱标也赶紧停下。

朱元璋心里有点烦,也不忘关心“失而复得”的好大儿:“标儿,你要累就坐下,不用?一直跟着咱。”一想?到?爱子在天幕原历史上死在了他前头,他就难受得要命。

朱标是个孝顺的,朱元璋不坐,他也不坐,父子俩推让一番,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标儿,来,坐爹边儿上”,朱元璋招呼朱标,“唉,这天幕搞得咱老朱心慌,咱才建国没几年呢,就知道明朝晚期的事儿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直往咱心里插,窝心极了,还不如天幕骂咱呢,好歹能骂回去。”

对此,朱标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隔着时空,他就算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实现的能力,“看后人?的应对吧,我们把天幕的内容留给子孙,让他们早早准备,用?处也许有限,后世子孙的年号想?必都不一样?,但我们能做的更有限。”

朱元璋瞬间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大明后来的皇帝都是老四的子孙,不行,手痒了,想?打人?。

明,万历十?年(1582)。

明朝晚期?!

所有人?又惊又怒又怕,他们生?在大明长在大明是无?可否认的大明人?,本来以为大明还有时间,原来时间真的不多了啊。

大明不能亡!但凡有些气节的都振奋起?来。不努力不行啊,下一个朝代清朝可是蛮夷人?建立的朝代,想?想?元朝的汉人?是什么光景,有点儿见识的都忧心起?来。

天幕还着重讲过那?清朝的发型,这对受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清朝入关后为了活命剪也就剪了,但现在大明又不是没有一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