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时候可是元朝,十二世?纪,和?现在?差着整整快八百年!】

[好厉害!]

[整整十三种?这也不整啊。]

[表示震惊啦~]

[捂脸,我就是刚才蒙都没蒙对的人。]

[害,正常啦。]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忽必烈洋洋得意,《授时历》是他吩咐郭守敬编修的,多亏他慧眼识人才啊。

郭守敬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厉害,他以为他会以治水名垂青史,却以天文历法另辟蹊径,尽管天幕没说,郭守敬想?,也许在?后世?,他也有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星星。

郭守敬没有思考太多,当务之?急是把《授时历》完成,编写历法是相当严谨的事,容不得一分?一毫的误差,不然就会造成那一分?多和?二十六秒的错误。郭守敬暗暗下定决心,他至少要把这两个数字缩小?三分?之?一,也许他应该把观测仪器改进的更精确些?。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授时历》确实好用,从明?世?宗到?现在?用了百来年了,还是非常精准。”朱元璋满意地点头,用元朝的东西不太好听,《授时历》改个名就能接着用。只有一点朱元璋不是很高兴,他养着钦天监像养了一群吃白?饭的。

“天幕说它使用时间最久,估计还能再用一二百年。”

“不错不错,”朱元璋又?盘算起来,“明?世?祖和?天幕所处的时代差了八百年,这才一百年过去,咱们?和?天幕差着七百年呢。”

“之前不是算过吗?”马秀英疑惑,怎么又?算一遍?

“咱这不是心里不安稳吗?天幕说的什么国耻、什么大屠杀、什么十四?年抗战倭寇,都让咱心揪得慌,咱汉人顶多也就被草原蛮族欺负欺负,什么时候轮得着洋人和?倭寇骑在?咱头上了?”

“七百多年会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你再操心也操心不过去,把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就留给后人吧。”朱元璋是个工作狂,马秀英却心疼他,不愿意让他那么辛苦。

“唉,先把倭寇除了?”朱元璋皱眉,始终下不定决心。那小破岛就是鸡肋,朱元璋真觉得大老远的出海攻打倭岛不划算,况且打下来怎么治理也是个大问题,总不能把上面的人全都杀了吧?不杀又不好好治理,倭寇只会春风吹又?生。

“除不除倒无?所谓,得把他们?打怕了,至少让他们?不敢靠近大明?海岸,如果能让他们?不敢抢劫大明?渔船就更好了。”

“太难了,倭寇就跟没长脑子一样浑身都是胆,抓住了就自尽,还一副很光荣的样子,恶心得要命,总不能给每艘渔船都配几支海军吧?”朱元璋快愁死了。

马秀英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干脆转移了话题:“天幕该讲大明?了,好好听。”

东方辰果然说起了明?朝。

【接下来是明?朝。明?朝最开始使用的是《大统历》,实际上就是《授时历》改了个名字,《授时历》再优秀也有误差,我们?现在?的历法不是还随用随修吗?到?了明?朝末年,《授时历》是真不能用了,于是徐光启主持修订了《崇祯历书》。由于在?修订过程中聘用了耶稣会士龙华民、汤若望等人,所以这部历法比较系统地引进参考了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但很可惜,那是明?朝末年,明?朝终究是没有用上这部历法。等到?顺治年间汤若望进呈,这部历法才颁行全国。当然,那时候它已经不叫《崇祯历书》了,而是改名为《时宪历》。】

[从元朝到?明?朝末年,《授时历》用了三百多年?寿命确实挺长的。]

[感觉像是前夫明?朝死后,汤若望带着儿子嫁给清朝,顺便给儿子改了个姓。]

[妈耶,我的眼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