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平天下,一样的句式特别好背。】
[我好像也背过诶]
[有那么一点耳熟]
[我好像记得是政治课本上的]
[好像确实是,应该是文化生活那本吧?]
[不知道诶]
春秋,鲁悼公三十一年(前436)。
卧病在床的曾参眼中含泪,他今年七十,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临终前能听到天幕透露出的儒家的美好未来已经死而无憾了,完全没有想到天幕居然提到了他说的话。
【大家都知道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吧?】
[这谁敢忘啊?]
[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
[封建糟粕]
汉,元狩二年(前121)。
刚刚辞掉胶西王国相一职的董仲舒闻言叹了口气,又是青史留名的儒家代表,又是封建糟粕,在后世儒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说是打压吧,又不见得,《大学》里的话被后世之人写在课本里,天幕中的小娘子和许多人都见过甚至会背,所以绝对不可能是被打压的状态。
董仲舒让妻子帮忙收拾行囊,自己躺在床上装病,相信不久陛下就要下旨召见了,他得抓紧时间装出大病初愈的样子。他们的陛下无愧于“武”的谥号,种种行为都让他无所适从,陛下很喜欢他的思想,他却不受重用,他们的武帝陛下只爱大汉和自己。
【儒家的三纲可不止这一个哦,在刚刚那句话之前,《大学》还有一句话,叫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相信大家都背过这句话。其中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简称三纲。界门纲目科属种,纲目是连着的,有了三纲自然还有八目,也就是刚才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这三纲可比董仲舒那三纲好多了。]
[对呀,这才配得上仁义礼智信五常嘛]
[我背过这句,以前当作文素材很好用。]
[新高考之后换教材啦,现在这段《大学》节选是语文书上的必背篇目。]
【前情提要到此为止,《大学衍义》和《大学衍义补》就是围绕着八目进行解释阐述的。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只阐述了前六目,对治国、平天下没有涉及。它是南宋成书,那时候的社会背景啊,啧啧,不涉及治国、平天下也很正常对不对?打不过金国,就在国内欺负女人,我是个俗人,我的看法带有偏见,请大家见谅。邱濬可能是强迫症犯了吧,大学明明有八目,《大学衍义》只写六目,这怎么行?邱濬大手一挥,那我就来写一本《大学衍义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