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寿命短的特点了,害怕如果修多了说不定?还?得?再换几任皇帝,万一中间那个皇帝觉得?他们修得?太?慢暂停项目怎么办?当时的皇帝都太?疯,项目暂停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被砍头被诛九族怎么办?只好修得?简要些喽】
汉,前198年(高祖九年)。
萧何?摇头:“这小娘子太?促狭,尽管可能有政治考量,但修律哪像她以为的这样简单。”他编修《汉律》有《秦律》为基础,只需稍作删减增补便可,这样一条一条确认下来,也费了不少功夫。而据天幕所说,南北朝是持续了百余年的乱世?,和周朝末年诸侯国争霸并?不一样,道德沦丧更加混乱,以前的律法兴许都不能用?了,需要从头量刑编改,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将成倍数增长。
【《北齐律》内容没什么好说的,记住分了“名?例、禁卫等12篇,共949条”就行,因为后面说唐朝律法的时候会仔细讲,也不知道《唐律》和《北齐律》的12篇区别大不大,不过应该差不多,毕竟犯法的事情就那么多都是从前面《秦律》《汉律》流传下来了,就是换了个名?字、整理方式和量刑不同?而已。但是《北齐律》在?封建律法史上占有的地位非常重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八议”和十条重罪从此?时直接沿用?到明清,历经一千三百余年而相沿不改。】
[咦,居然比科举制的历史还?长]
[这不是废话吗,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可没出现科举制]
[能用?一千多年诶,可见?有多么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政治书上不都写了?法律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啊]
[高中毕业之后再也没碰过政治]
【八议是什么?我查了一下,它是封建社会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八议源于《周礼·秋官·小司寇》中的“八议之辟”,但最早入律是在?曹魏时期。魏明帝为了笼络官僚贵族集团在?制定?《新律》时首次将“八议”制度正式定?入国家法典。那么八议哪八议呢?即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看看这八议的内容吧,从字面上看,除了贤能勤,其他哪个不是凭关系地位的?】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李斯狠狠皱眉,呵,儒家之辈,小人尔,亲亲相隐,真会收拢人心,他听着都有些心动了。李斯得?知后世?儒学兴盛后,很是生气了一段时间,他还?没有消气,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大秦灭亡中扮演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角色,又陷入忐忑当中。
突然,不知怎么的,李斯想起了韩非的八奸五蠹之说,和天幕所说的“八议”正好互斥呢,如果韩非还?在?的话,肯定?会忍不住骂那些儒家学者乃是祸国之辈吧?
【再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曹魏时期什么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吗?不好意思,是九品中正制,可能魏文帝时期稍好点,还?有点公平公正的意味,但到了魏明帝时期,九品中正制基本已经成了世?家的工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嘿,这八议中的人全都是功勋或者世?家高官贵族。可能《新律》编写得?不怎么样,课本里没写,但“八议”制度又非常重要,而《北齐律》写得?又好又重要,所以放在?《北齐律》这块儿?来讲。】
[科举制真是一个好制度]
[唉,可能“荒唐又美好”中的“美好”是指世?家吧?]
[算了吧,世?家藏污纳垢可恶心了]
[真的吗?]
[研究这一块儿?的,可真是一个名?头放在?那里,做的事和名?声完全相反,噫,恶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反正五代的时候都死光了]
[可不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汉,元光六年(前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