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羽没敢答应,心里暗暗叫苦:“我的小师弟,你以为师父不生气,师父那是只对你不生气。连看守功德印的赵师叔都被师父吊在大殿上抽了三百鞭子,师父还不生气?”

张天师却一声叹息:“罢了,那斋饭,道书,就由你去送好了。”

他看着。

站起来一施礼:“弟子遵命。”

清晨,满山黑色纸鹤,目送一个唇红齿白的小道童,拎着斋饭,蹦蹦跳跳地往天门峰顶去了。

……

“待会咱们就进港口了,找船过海去胶东金口,再从那里跟大型船队南下。”

曹查李三人走了三四天,眼看到渤海边上。

胡三本来估摸着李阎要走陆路,进山海关,却没想到李阎要渡海去山东,再绕远路去江西,以此保证大多数路程,都在自己能发挥“泉郎海鬼”能力的海上度过。

到了胶州,关外的四十八路外道,也就望洋兴叹了。

毕竟按照张寿汉的说法,妖仙的地域意识很强,轻易不会越界。

李阎想着这些,又冲查小刀说:“走海路虽然绕远,但一个半月也足够了。诶,跟你说话呢。”

“听着呢听着呢。”

马车帘子挑着,里头搭着一块石台,烧的通红。上面是滋滋冒油的野味,查小刀腰上绑着油盐麻料的罐子,手里毛刷子正在野味上刷酱汁,正心无旁骛,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李阎。

这也能看出来两人的生活志趣。

李阎的印记空间里,是火种,刀具,针线,酒精,帐篷,探照灯,食物也都是压缩食品,蔬菜,水果,充其量是牛奶,鸡蛋这类的东西,消遣品是一本大部头的盗版玄幻小说。

一个人行动的时候,因为个人军技足够过关,又抱着小心无大错的心思,在不影响生存的情况下,李阎基本不会动用工具和食物,而是另外有麻布包裹和葫芦,装上面饼和淡水,和这个年代的行人没有任何区别。

查小刀就不一样。

酱料带了十多种,各种李阎听都没听过的辅料和调味品,以及蒸屉,大勺,炒锅等等,从县城回来,补充了油盐米面,都是生的,现吃现做。

他一开始跟李阎提议在马车吃涮锅,后来又说不吉利,改了石板烧。

可以说,这一路上,查小刀带着曹永昌,的确是硬生生吃过来的。

一路上出示路条,打点关卡,打尖住店。基本上都是李阎在办,查小刀只管一样,就是有不开眼的野兽冲撞马车,查小刀都当野味打了,拿开水烫过,拔毛去骨,一气呵成。

至于水火,两人自然不用考虑来源。

“我说你心是真大啊,”

李阎那竹签子挑起一块板烧野味来,放进嘴里。

说归说,自打和查小刀一起行动,他自然也不肯啃面饼或者压缩饼干了。

查小刀忙完了手上的事,拿起装酒的牛皮袋子,看了一眼旁边和蘸料的曹永昌,开口说道:“那什么,永昌,车棚后头的坛子里腌着一块猪腿肉,你一块拿来。”

曹永昌放下海碗,哦了一声。便起身打开后窗,探出大半个身子去够吊在马车后头的陶坛。

查小刀支走了曹永昌,才低声冲李阎说道:“龙虎山拿这旗牌,是要灭你的心头肉,要我说,咱就一路溜达着,也甭着急,反正到了龙虎山也得翻脸干架,先拖着呗。”

李阎看了一眼只露出两条腿在车厢里头的曹永昌,又摇摇头:“我老琢磨着,丹娘要我少造杀孽,可能和果实内,龙虎气的流失有关系。”

“什么意思?”

李阎自背后摘下朱红剑匣,打开之后,掏出一块金红色的龙虎旗牌来。

查小刀盯着金色和红色滚动的旗牌,不明白李阎的意思。

“这几天,咱们杀了不少被旗牌吸引过来的,有灵性的走兽飞禽。这块牌子上的金色明显比开始要浓郁了。”

查小刀一愣:“这我还真没注意。”

“你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