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递了几本书给李逸,这都是他费心搜罗来的兵书, 用油纸仔细包着。

二哥掏出了压箱底的好货,将前些日子猎到的兽皮全给他们捆到马上。

爹爹知道他们要造反时就开始打磨他那把宝剑, 如今也系到李逸腰间。

娘亲则是熬了一夜给他们赶了几双鞋。又量了身形尺寸,让他们留了地址, 后续做了衣服找人带过去。

全家上下都围着他们忙活, 只有我倚在门框边没有任何表示。

我向来不擅长处理分别,上次说的那些话已经是绞尽脑汁。

有人告诉我,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便去做。

我上前掏出两个平安符挂到马衔铁上,摸了摸马头又退了回去, 催促道,

「行了行了, 要赶路就快走吧。」

李逸一一告别,路过我身旁时轻声说道,

「如今我们在那边安定下来, 可以通书信, 若是可以的话能否写一些家里近况寄给我。」

后来便都是我半月来看她们一次。

不忙的时候我便托人寄些泉音、穗安的文章给他。

他回信中会给一些意见,将每个人的近况问一遍,末尾又问我福禄客栈生意如何, 还是一个人忙活吗?是否应付得过来?

他倒是比我这个老板还要上心。

我将家里人给他们准备的东西都托人带过去,信中让他多操心正事, 勿分心。

西边赋税严苛, 百姓苦不堪言,李逸顺势揭竿而起。

但顾及李将军夫妇还在朝廷手里,他与李家军化名晋北军, 独立门户,掌管包括晋县在内的三城。

朝廷大怒, 呵斥他们山匪行径,讨伐的帖子源源不断地从京中发出, 但往往到一半便被人拦截撕碎。

李将军一案早就掀起了百姓心中的不满,各地都有占山为王的苗头, 晋北军一出,那些苗头前赴后继地燃了起来。

整个大雍有了四分五裂的迹象。

李逸趁机派人游说, 与一些有志气的山大王达成协议, 共为百姓谋大计。

平稳了八十多年的周氏朝廷, 开始风雨飘摇。

就这样日子又过了半年,春风吹过,夏日炎热,秋风扫落叶, 冬雪将至。

今年冬天比以往来得早, 大雪也更厚。

李逸有两月没来信了。

找了西边过来的游商打听才知道,西边大雪严寒,埋了好几条要道。

朝廷剿匪, 对晋县一代严加看守,李逸同谋们的援手伸不进去。

如今粮食紧缺,快饿死人了。

第 5 节 千里送粮

11

我立马传信给福禄客栈各个分点,以给西边店铺补给的由头,齐齐将余粮往晋县运。

我和二哥在城中收购了所有粮食和衣物,还带着一些常用药材,连夜往西边赶。

鹅毛般的大雪日夜不停地下,风呼啸着刮过,宛如镰刀要剥下脸上的皮肤。

这一路我们清理了十二处雪崩,修了三座桥,躲开九处卡口和岗哨。

日夜兼程,等赶到晋县那里都快要成一座空城了。

四处找寻,才发现他们将百姓都聚集在一起,集中取暖,集中施粥。

李逸衣着单薄,同手下一起劈着柴。

他突然停了下来,脚步急促地走开,我连忙跟上,只见他绕进一个无人的小巷。

我还没走进去,便有急促剧烈的咳嗽声传来。

三步并两步走进去,李逸一手撑着墙,一手捂住嘴鼻,想要咽下咳嗽,怕被人发现。

第2章

但咳嗽哪是藏得住的。

人长高了些,但也更瘦了些。

撑在墙上的手指瘦得见骨,青筋直冒。

这人又好像回到了我买下他的那个冬日,变回了那个可怜巴巴连饭都吃不上的小狗。

他回过身准备回去,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