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柯言:“……”

“还有一段时间天亮,好困,回去睡吧。”

蓝庭不由分说地把柯言抱起来,上楼去了。

接下来的五天,柯言充分体会到了无机制型人格霸道偏执的一面,从最初的不许他离开自己的视线,到后来变成了不许离开他身边。

好感度慢悠悠地升到了85,再一次卡住。

离不开蓝庭身边,柯言索性安心下来,当做在玩恋爱体验的全息游戏,一边和蓝庭亲密接触,一边催眠自己都是假的,就在他快熬不住时,月末姗姗来迟。

第16章

柯言自己幻想过无数次再次来到科技大楼的场景。

不需解说,不需指引,他轻车熟路地躺进唤醒仓,将深潜时段定在高一上学期的前四个月。

教学楼出现在眼前,视角不断拉近,直到进入了一间教室。

柯言的面前摆着一本题库,他看到自己正拿着一支笔在草纸上奋笔疾书,课间时间,旁边有几个女生在闲聊:

“哎哎哎,我跟你们说件事儿!”

“什么事?”

“开学那天我看到蓝烨了!”

“是我想的那个蓝烨吗?”

“就是他,格雅的董事长!应该是送儿子来报道的,他儿子应该跟我们同龄。”

“蓝……那不就是蓝庭了吗??”

“肯定是!别说是我说的啊!”

……

几个女生围绕蓝庭讨论了几句,转去说其他的八卦,而离他们不远的柯言像聋了一样,专心致志地做题,题库翻了一页有一页。

柯言:“……”

原来蓝庭的身份这么早就公开了吗?

蓝庭在他的记忆中出现的时间非常零碎,通常在他无意间回头时出现在视野当中,开学一个多月都与他毫无交集,直到第一次月考之后。

柯言当时要转学到心仪的高中,拿到了“深度唤醒计划”发起人的推荐信还不够,最好还要拿到本校校长和老师的推荐信。

这就意味着他在应付转学考试的同时还要跟上当前的进度,这样才能在老师和校长那里留下良好印象。他忙得脚打后脑勺,恨不得边吃饭边做题,第一次月考之后,稳稳地拿下了年级第一。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开小差复习,柯言向老师申请把自己的座位调到后排,新位置就在蓝庭的斜前方,交集也就从此开始了。

蓝庭坐在倒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这时他的身份已经不是秘密,每到下课时座位边都要聚集一大堆本班和隔壁班的同学。

少年蓝庭有些孤傲,不太说话,身边的人拼命挑起话题,从学校设施到师资力量评价了一通,偶尔不经意间提上几句“我爸一直很想和你们家合作”、“家母最近正在跟进一个项目”、“你爸爸觉得未来在脑科学发展这一块有没有潜力”之类的话。

区区班级后排,竟然成了一个商业角,每个人成熟、老练,有超出年龄的见地。

相比之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柯言反而像个异类。

“怎么每次来他都在写写写啊?”

“他到底在写什么?”

“他就是那全校第一吧。”

“哦――全校第一啊,怪不得呢。”

几人的语气透着高高在上的轻蔑和怜悯,似乎仅仅根据这个称号,就看到了柯言的脾气秉性和背后的家庭。

柯言做完一本题库,松了口气,从桌子的左上角抽出另一本练习册时,余光瞥到有人在看着他,他下意识地转头去看,一群议论纷纷的人以为他听到了什么,讳莫如深地闭嘴,用眼神交流着他们的意外――在他们心中年级第一就该是穷得学都上不起,带着厚框眼镜,为了奖学金不得不没日没夜学习的书呆子。但没想到柯言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亲和力,给人一种靠近一点会在他身上闻到书卷香的错觉。

短短一瞥间,蓝庭若有所觉地抬起一双冷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