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怪诞的变化,三年前他曾在另一个人的潜意识世界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对方是一个天才物理学家,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后来因为某个理论被推翻,一时想不开选择自杀,被研究院的人发现及时送到了唤醒所。
在那个天才的潜意识世界里,天地是颠倒的,所有的颜色也全是错位的,没有任何规律秩序可言,只有一座漆黑的山峰永远矗立在意识世界的边界。在物理研究所和接线员的助力下,柯言在这个奇怪的世界里扮演了一个与唤醒对象旗鼓相当的对手,为了跟上唤醒对象的思维,他颠覆了自己的思考方式,终于唤醒成功登出后,足足休了三个月的假,才堪堪将摇摇欲坠的世界观调整回来。
后来,这种人格被唤醒所定义为无机制型,至今仍是令所有唤醒师望而却步的人格类型。
无机制型的人通常阴晴不定、难以捉摸,蓝庭显然符合这一标准,虽然他没有天才物理学家那样偏执狂热,但他同样具备独断、冷淡、傲慢、自尊心强等特质。这种类型的人多半有一套自洽的内在逻辑,一旦认定了什么事就不会轻易动摇,很难被外界影响,而且不会无的放矢。
目前蓝庭对他的好感度只有15,远远不到朋友的程度,蓝庭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不太可能会因为区区同学情关注一个只见过两次面的同学。
难道是蓝庭把他受伤的事算在自己头上,出于责任感,要亲眼看到他痊愈?
那也没必要把他困在走廊里吧?
这明显是不想让他离开的架势。
莫非是……蓝庭看出了什么,所以故意把他困在身边以便随时监视?
越想越有可能,这确实是无机制型人格的人可能做出的事。
无机制型格外棘手的原因,是他们的“通关密钥”往往是唯一的,唤醒师想要找到唯一的那把钥匙,通常要经过大量的试错,在这期间换新对象的好感度总是忽高忽低,会给唤醒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曾经有唤醒师被困在无机制型唤醒对象的潜意识世界里,强制登出后接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来无法再从事唤醒工作,不得不提前退休。
难以想象,蓝庭这种出身豪门的贵公子会有这样的潜在人格。
他会因为什么产生执念?
就目前来看,也只有那个连他的父母都不知道是否存在的、薛定谔的“喜欢的人”了吧。
这次回去,少说要申请半年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