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可在这年代可能属于创新。
姜宁宁提供思路,狗蛋提供姥爷笔记,满满超绝的思维,以及夏夏小团子经过反复试验验证……才形成最终的图稿成品。
这张设计图细节满满,依稀窥见反复用橡皮擦涂抹修改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载人保护舷,逃逸塔,整流罩、横列式分离器……每个图层分别标注最新数据。
比如逃逸塔,火箭出现故障时供航天员逃生的东西。
推力28g
重量:8g
推重比:3.5:1
最大直径:10cm高30cm
下面还有主引擎、副引擎各种推算力,几乎后面都画了大大的问号,以及打叉。
当然,图纸和最终成品有些差距。
警卫员搬运火箭模型姗姗来迟,摆在桌面上。
成品说实话不太美观,火箭整体主材料用的是PVC管子和塑料瓶,虽然已经有工厂能生产出有这两样东西,但市面上并不常见,且价格十分高昂。
从颜色与表面划痕来看,都是从实验室旧仓库里淘出来的废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