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英眼前一亮,饱含深意地附和:“对,这篇报告必须发到省里去,让省报宣传报道。”

首都每年都会从底下省市报纸里寻找素材,这样一个既有传统女性美德,又有社会责任感,英勇无畏的女性,肯定会被选中。

先不谈那么久,这张宣传报明日一出,直接与风纪办宣传关文雪那篇打擂台,才是最精彩刺激的地方。

“宁宁你快看看画什么好,最好凸显出妇女形象,又能体现红色正能量。”

姜宁宁不敢大包大揽,谦虚道:“我画画只会点皮毛,尽量试试。”

桌子上摆放一排彩色铅笔,色彩齐全,代表没有颜色限制。

她重新浏览板报文字寻找灵感,有女拖拉机手驾驶东方红-54收割麦子,绘制成祖国你好的图样。有孕妇挺着孕肚在夜校黑板书写第二天教案;还有女矿工戴着安全帽,旁边的标题是《岩石的裂缝,是我们凿开的光》……

这是个有明显符号的时代,要红要专,四处都在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

脑海中灵光蓦然一闪,姜宁宁拿起铅笔开始构思。

先在画纸上勾勒出简单线条,按照文章大小比例删删减减。

确定好框架后,再继续勾勒细节。从人物形象画起,一点点丰富,最后添上色彩。

从天亮画到日落,连晚饭都顾不上。

她满心沉浸在这幅画作中,修修改改。

全然不知,外面已经搅翻天。

沈书记的小孙子走丢了!

霍东临拨开人群上前,军靴踩在搪瓷缸碎片上。突然被临时传召过来,脸色十分黑沉。

也是,任谁听说妻子与拐卖儿童有关,心情都不怎么美妙。

巡逻队副队长张大力见他进来,上前汇报:“张大娘买菜回来路上,看见有人扛着麻袋,那体型很像是个孩子,估计是被人贩子抓走了。家属区正门口没有发现可疑人物,倒是有两趟板车先后进了……七号院。”

七号院,正是霍东临的家。

“还有目击证者……是八号院的张军嫂,看见五个小时前有人推了一车白菜进去,其中就有车上就有个麻袋。”

霍东临鹰眸锐利地往人群中一扫,吓得张芸抱紧儿子缩到人群后面。

有人说只要她站出来作证,就把丈夫放出来,她也是没有办法。

而且她没说姜宁宁是人贩子,只是实事求是,没有半点添油加醋。如果姜宁宁真是人贩子,她可是为民除害。

想到这里,张芸慢慢恢复了一些底气。

只是……

脑海中为何时不时闪过那双包容又温柔的眼睛来?

“查!必须给我查清楚!”

沈书记气的拍桌子。

军区里面居然有拐子同伙,无论是谁,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霍东临表情不变,一脸严肃地说:“进去搜查了没有?”

张大力愣怔:“没有,我们只派人盯守门口。”

“为什么不直接进去查?”

“这个……”

霍东临眉毛微挑看了他一眼:“你们现在就去!我相信宁宁不是那种人。”

张大力一听,就有些急,事实就摆在跟前,要是万一……但霍东临已经当众下达命令,他立即招呼人手过去查探。

不少人也跟着过去凑热闹。

为了避嫌霍东临留在原地,他的表情太坦荡荡,公事公办。

沈书记一双眸子晦涩不明。

据他的人说,霍东临一整个下午都跟孙向前在训练场,许多人都亲眼看见他俩,应该没有回家通气的时间。

难不成真是一场误会?

可那张塞在沈家门缝底下的字条写的清清楚楚,姜宁宁与人贩子有勾结,孩子是被她偷走了。

在事情调查清楚前,沈书记不愿意直接开罪霍东临。

他身上的功勋早已比现在的军阶高,迟早会继续往上升,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