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林大会乃江湖盛事,她多半是打算趁早赶来云州好占一席位。

虽她口中说得正气凛然,但按照以前接触过的沐瑶宫人来推测,不能排除外地童子被拐的案件与她无关,说不定是她在途中狩猎一番的结果。

周子悠扶著周翊明走了出来,就这样站在门前,样子虚弱无比。

刘仲洋看向那两兄弟,心下一惊,难道这两个小兄弟是她的目标?

连绵大雨正巧遇到不能自保的两兄弟,难怪她忍不住出手。

刘仲洋一心记挂近年听来的案件,愈发确信心中的判定。

按理说武林中人再是声名狼藉,在没有实证前也不能押进大牢,只眼下情况略有不同,她既承认了是沐瑶宫的人,即使那位小兄弟被吓破了胆不能作证,单凭地上的尸首也该让她到牢里候审。

别的他还不能断言,可他是为了捉什么人而来到这里,却是记得清清楚楚。所谓采花大盗仅是对外的借口,那是沐瑶宫的人啊,这姑娘极有可能是那人的同党!

云州的人向来都对沐瑶宫有所警剔,每回有案件发生首要都会联想沐瑶宫,可每回传出的流言都被官府强压下去。

知州当是知晓此事。

他也是放任恒阳教坐大的同伙,虽无实际参与,可作为父母官,袖手旁观已经是一大错误,更莫说他有帮忙掩饰罪案。

知州怕沐瑶宫人四处寻找稚子,害了他在云州的政绩;又怕对沐瑶宫不利的传言在云州散开,会得罪恒阳教,继而丢了性命,故只宣称是有采花大盗,借以安抚民心。

百姓是被蒙在鼓里,却又不是个个都是傻子,不少人都能联想到采花大盗所采的,并非「娇花」,更准确来说,是「嫩草」。

刘仲洋虽不认同知州的隐瞒,可也无力改变,只想著要尽早把人捉拿,免去有人遭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