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娘家的,娘家给撑腰。
但她没有啊,她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婆家……
宋知更是害怕去见顾家那位老太太,她每个月都会要宋知给她放一碗血。
她都懒得威胁宋知,她知道她是个孤女,她无人可依,无处告状。
起初两年,宋知浑浑噩噩的活着,后来高考恢复,她看到了希望,她悄悄地看书,想报名参加高考。
但,顾维城看到了,他毫不犹豫地碾碎了她的希望,他告诉她,她读不了大学。
他不会允许街道给她开介绍信。
更不会给她一分钱,那天起顾维城给宋知的钱算的更精细了,他会没事找事让宋知忙起来。
她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甚至,高考的那几天,顾维城干脆不出门,他明知道宋知根本没报名,也还是固执地看着她。
像是要亲眼见证她的希望被碾灭时候的绝望……
宋知继续忍耐。
宋知想,那她就先攒钱,现在不行也许以后就行了呢。
宋知就在这样的压迫下,一分一分地攒着钱。
再后来,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
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放开。
即使宋知能接触的人不多,但从供销社蔬菜公司到路边的小商贩和菜市场,这种巨大的变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人。
包括宋知在内。
宋知听见商贩们议论着,现在不一样了。
她开始知道,出门不需要介绍信了。
她听说南方要自由很多,只要愿意出力气干活,就能赚到钱。
她知道了很多新鲜的事情。
宋知攒钱攒的越来越有动力,她也想明白了,她不欠任何人的,她要离开这里,要去过那种即使没有人爱自己,也幸福的生活。
终于宋知攒够了买车票的钱。
她悄悄地买好了车票,藏在自己的床板下面。
那是宋知的希望。
第4章
宋知在日历上画了一个红色的×,还有五天,她就能离开了。
原本宋知想好好的跟顾维城告个别,但,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顾维城依旧是恨不得她死,又或许,他会跟当年高考一样,不许她离开。
宋知打了一个哆嗦,她有些后怕,也无比庆幸自己没有告诉顾维城自己要离开的事。
一个恨自己的人怎么会让自己去过自由的生活呢。
宋知有些懊恼,她被即将到来的希望冲昏了头脑,竟然生出了好聚好散的想法。
他们根本也不是好聚。
宋知按着自己疯狂跳动的心,她可不能功亏一篑。
中午,顾维城破天荒地提前回来了。
顾维城心浮气躁,他知道,宋晓的死原本就跟宋知没有关系。
但他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恨什么,他就是想欺负宋知,好像这样,他就没有对不起宋晓。
今天上午他去看病重的母亲,母亲哭着告诉他,当初他们的婚姻,不是宋知求来的。
是顾老太太非要宋知进门,老太太觉得宋知的命格可以让她延寿。
顾维城听着那个荒诞的理由,只觉得可笑。
明明他领证那天,顾老太太还拉着他的手说,“阿城啊,娶了知知吧,她是那样好的女子,你会喜欢她的。”
呵,实际是她喜欢她的命格?
荒谬。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心里慌慌的,他就想回来看看宋知,看看她是不是安分的在家里。
顾维城进门的时候,宋知正在院子里晾衣服。
他的衣服都是她亲手洗干净,然后熨烫的板板正正。
七年了,宋知这个妻子做的很好。
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