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香词十三岁来葵水,她吓得以为自己快死了,哭着跑去找哥哥。梁英诗也不知缘何妹妹会无故流血,但他虽心中惊恐担忧,面上却镇定安慰了梁香词一番。
梁英诗私底下寻了街坊大婶问了,方知是月事,红着脸替妹妹做了数条月事带子,教她使用换洗。
一日梁香词葵水又至,梁英诗替妹妹晾晒月事带,怔怔盯了绳子上迎风招摇的白带子半天。他悄悄做了条新了,将旧的替换下来藏了。
……
五年之间,梁英诗一共偷藏了二百三十三件梁香词的物拾。
五年间自然也发生许多其它的事情,梁成发上京不久突然溢血,一命呜呼。噩耗传回武昌府,梁英诗当即决定带着妹妹上京,去寻父亲尸首厚葬。这件事后来闹得很大,连当今天子也知道了,直叹梁英诗孝义,许他成年后入朝未官。梁英诗却推辞不受,说要回乡为父亲守孝,他带着梁香词一同回了武昌府的老宅院。
梁英诗十五岁后,就开始在知府府里谋得个带刀侍卫,亲自抚养妹妹长大。
也是自十岁年那年开始,梁英诗身形渐长,到十八岁已有八尺七的身高,他长身玉立,又肤色匀称,剑眉入鬓,眸灿如星,渐渐成为武昌城里最英气的少年。
更何况梁英诗还是衙门侍卫,时常于城中公办,佩刀一拔,寒光凛凛,刀下倾倒的不仅仅是那些被他抓捕的小贼大盗,还有武昌城中不知多少的少女,为他人才迷眼,为他刀法炫目。
为他在闺中心驰神往。
而梁香词则远没有哥哥那么出众,她自从来了月事便再也没有长过个子,长相也是中庸偏下,脸上甚至有不少明显的雀斑,乍一看,可以说是……有点丑。
梁香词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她年纪越长大,便越不喜欢照镜子。其她女儿家喜欢找画师画像,摆出千百种娇美姿态,梁香词也不喜欢,一副不画。
梁英诗觉着奇怪,某天实在忍不住,就劝妹妹也画一副,他找城中最好的画师,他出钱。
梁香词沉默了良久,问哥哥:“你不觉着我长得不好看么?”
梁英诗心内震诧,吃惊于妹妹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旋即接口:“大哥觉着你很美。”
这句话不假思索,因为本就是他心内一直以来的想法。
梁香词面上轻笑一声,心底亦轻叹一声:整座武昌城里,怕也只有哥哥觉得她美了……
第四年年底,京中举哀,先帝去世,小皇帝登基,肖妃虽不是小皇帝生母,但她也曾为先帝孕育过几位子嗣,便被尊为了肖太妃。
第五年初,肖太妃所出长公主游春到武昌府。付知府陪游期间,无意向长公主提起,这里是肖太妃故乡。长公主心血来潮,便问现今武昌城里还有没有肖氏故人?
付知府奉承顺意,当即遣公差唤了梁英诗来与长公主相见。
长公主青春年少,见了带刀英武梁侍卫,他又始终对她言行冷漠,长公主殿下在武昌府的小住暂游就变逐渐变成了常驻。
武昌府不大,这件事情自然很快传得满城皆知。
梁香词也听说了这件事。她心底虽有些莫名难过,但更多地是替梁英诗高兴,便向哥哥建议,劝他遂了公主,成一桩好事,日后说不定还能光宗耀祖。
梁英诗一听,只沉脸道:“阿妹,你莫要听信那些外头的谣传。”他摇一摇头:“宫中妖魔鬼怪太多,我要真想光宗耀祖,那年就不会带你回来。”梁英诗虽然一手抚养照顾妹妹,又私底下偷偷收藏她的小物拾,面上待妹妹却是得体的。此时梁英诗虽面对面向着梁香词说话,两人间却始终隔着半身距离。
梁英诗告诉妹妹:“大哥这一生并无做官谋财的想法,只想护得你平平安安,无烦心事便好。”
“哥哥年已十八,再过几年,终要是娶嫂嫂的啊!”梁香词替哥哥心急:“若是无官无财,哥哥哪里娶得来好嫂嫂过门?”
梁香词话语急促轻快,听在梁英诗心里却是钝刀缓剜,细细地疼。